有人用《水浒传》的某种英文译名来形容这部让冯小刚连庄金马奖的《我不是潘金莲》,称之为《李雪莲和28个男人的故事》。虽是调侃却也道出了这部戏的部分真相:看片名以为是部女人戏,看电影才知道原来男人才是主角。郭涛在这部男人戏中,扮演从初中开始就暗恋李雪莲的厨师赵大头。
有趣的是,和本片中的其他男演员相比,郭涛跟导演冯小刚的交情和情分也是不同的。对于郭涛而言,《我不是潘金莲》就像是和冯小刚一道共赴一场22年之约。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这次的合作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恍惚22年的时间好像没有过程就直接到了现在。记得该片9月底在中国传媒大学试映时,冯小刚说过,拍这部戏让他找回了“第一次”的感觉。想来,冯小刚找回的不仅是第一次当导演的初心,还有第一次当导演时合作的搭档重逢在镜头前的默契。
角色解读
赵大头是唯一能看见真诚的角色
《我不是潘金莲》里,赵大头曾两次帮助李雪莲告状,是唯一对她付出了一些真情的男性角色。电影里唯一的一场床戏就发生在赵大头和李雪莲之间。冯小刚找到郭涛,就已经想好了要让他演赵大头。用郭涛自己的话说,他和赵大头挺像的,不仅是外表,还有内在的圆滑劲儿。
北京晨报:李雪莲十年告状,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男性人物。有没有跟导演探讨过,为什么会选你演赵大头?
郭涛:找我的时候就说是演赵大头,赵大头也比较适合我,还是比较像的吧。其实电影里头,赵大头这个角色承包的喜剧元素不多,如果这个角色演的太喜剧太小丑了,就不可信了。因为他是唯一一对个李雪莲付出感情的,唯一能看到一点真诚的东西的人。从这点来讲,赵大头跟我本人也像,显得实在,但有时候也必须圆滑。
北京晨报:赵大头后面有一个大翻转,很多观众看完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坏?你是怎么看待他和李雪莲之间的感情的?
郭涛:我觉得,赵大头跟李雪莲的感情绝对是真挚的。但真挚之中也有那么一个交易在其中,让人觉得吧就不是那么回事。我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他想的是一举两得,既能追求到李雪莲,又能稳住李雪莲不让她乱跑,达成跟贾聪明的交易,观众看了之后也许会觉得这人太心计了。赵大头之前表现得比较真诚,最终翻个个儿,是这个片子给人带来的一个观影冲击,也挺好。
北京晨报:如果让你选的话,你最想演里面的哪个角色?
郭涛:我选的话还是选赵大头,他的情感埋得很深,我觉得演起来更有意思一点。其他都是官场众生相,戏都很精彩,但可能赵大头要更复杂一些,还有一个年龄的跨度在里头。在北京的饭店里当厨师的时候是光头,十年后在光明县开餐馆的时候头发长出来了。拍的时候我不能真正剃光头,后面拍有头发的戏不可能那么快长出来啊。当时做的光头的头套,记得化妆也挺遭罪的,每天至少得两个半小时吧。
其实这样一部群像的戏,其他男演员的戏也都很精彩。我们是众星捧月,冰冰是月,我们都是绿叶,只不过我这片绿叶可能更大一点吧。
在影片《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告状过程中遇到的男人,绝大多数都是从自己的官位出发考虑问题,而赵大头和他们是不同的。他虽然做了一些自私自利的事伤害了李雪莲,但他对李雪莲是有一份真心和真情在的。
22年前(1994年)郭涛经由中戏的师姐徐帆介绍,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永失我爱》中出演男一号——个体司机苏凯。那是郭涛的“第一次”,也是冯小刚的“第一次”。郭涛演艺生涯里第一次在电影里担纲男主角,冯小刚第一次导演电影。原本以为两个人的第二次合作会很快到来,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竟然一等就是22年。这期间,冯小刚成了贺岁的喜剧之王,顺便跨界拿了金马影帝,郭涛也获得了国际A类电影节的肯定。
圆形画幅 我和冰冰承包了几乎所有长镜头
圆形画幅是《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前最大的噱头。在郭涛看来,圆形画幅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重新找节奏。
北京晨报:导演坚持的圆形画幅,对你们的表演有影响吗?
郭涛:要说圆形画幅对演员的表演完全没影响,那是不可能的。我理解,导演的意思是想表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形画幅本身跟我们平时看电视剧、电影的习惯完全不一样。演员的动作不能快,要舒缓,尽量不要在镜头里前后移动。试想一下,《谍影重重》那样激烈的动作片,要是弄一圆形画幅拍,观众不就看晕了嘛。
北京晨报:我们注意到赵大头和李雪莲的床戏用圆形画幅呈现还挺有美感的。
郭涛:那场床戏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因为圆形画幅的摄影,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尽量避免近景特写,不然就成了鱼眼窥视的感觉了。整部片子中景、远景和半身的镜头多一些,长镜头也多一些。这部戏,我跟范冰冰基本上承包了主要的长镜头戏份。既是圆形画幅,又要拍运动的长镜头,这个还是有点难。我们需要互相磨合,不断地找节奏,让观众在画面里头看起来既有冲击力又不会有不适感。
北京晨报:除了圆形画幅,拍摄的时候你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场戏?
郭涛:赵大头和李雪莲登黄山的戏,很有意思。那天我们特别想要一个雪景,没想到还真就赶上了黄山好像几十年不遇的一场雪。我们当然是拍爽了,但拍摄地点是在半山腰,冒雪拍完想下山的时候可就难了。我们用了很多种办法,像蚂蚁搬家似的,一点点地爬下来了。如果再晚上一两天,兴许就大雪封山了,不过拍出来效果特别好。我们还特别幸运,在黄山山顶拍戏的时候,还看到了日出。
北京晨报:近年来你似乎更多地在演一些有挑战和富有意味的角色,像《烈日灼心》的杨自道,包括这次圆形画幅的《我不是潘金莲》,算是你有意为之的一种改变吗?
郭涛:原来我更入世一点,喜欢演喜剧的角色。现在这两年,我的确有所改变,喜欢拍有韵味儿、可能更经得起琢磨的戏。像《烈日灼心》,我觉得就应该取名《烈日虐心》,它直击人的心灵,用人性最残酷的一部分折磨演员。
《我不是潘金莲》是另一个方向,它带有讽刺的意味,虽然用了喜剧的方式表达,比《烈日灼心》更加诙谐幽默一点吧。
我自己觉得,中国电影现在走到一个新的领域,也走进了新的误区。前几年就有很多很花钱的戏,请了很多明星出演,画面炫酷、格局很大。但这样的戏不一定能收到特别好的效果。电影想要感染观众,还是故事好看精彩。在这样的概念下,讲一个人的故事不等于没有大格局,耐人寻味的电影,不等于是说教。所以我更愿意拍有韵味儿的戏。
小刚导演 除了头发皮肤白了,别的没变化
《我不是潘金莲》的一众演员之中,郭涛是跟冯小刚相识最早的,两人把各自的电影男主角第一次和电影导演第一次都先给了22年前的《永失我爱》。22年后再度合作《我不是潘金莲》,郭涛笑着感慨说,小刚导演除了头发皮肤变白了,别的都没变化。
北京晨报:能谈谈你跟小刚导演的第一次合作《永失我爱》吗?
郭涛:哎哟,那都是20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徐帆是我的大师姐,她正在跟小刚导演谈恋爱。小刚导演也在筹拍他的第一部电影,师姐就把我给推荐过去了,说这小伙子不错。然后我就去试镜了。记得当时小刚导演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我见的第一个候选人,也希望是最后一个。”后来就有幸合作了。那会儿我刚毕业,年轻气盛,对表演有很多的想法和冲劲儿。《永失我爱》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应该说,我作为刚出道的演员,那次合作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和底子。
北京晨报:之后20多年就再没有合作过,直到这部《我不是潘金莲》,也挺让人意外的。
郭涛:这20年间,一直说找机会再续前缘,但好多东西阴差阳错,无数次的擦肩而过,经常是他那儿有想法了,我这儿档期不合适了,这回算是水到渠成了。所以这次合作的过程特别开心,情感上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就像恍惚20年的时光没有过程,直接到了现在。我跟冰冰也是很早就认识,一直说要找机会合作,没想到这回跟她有这么亲密的接触。拍摄的时候,每天收工之后,我们跟导演大家伙儿就聚一块儿,谈一谈过去熟悉的事儿,总是会有很多感怀的,也是排解片场寂寞的一种方式。
北京晨报:这次再合作,你觉得冯小刚导演跟20多年前相比变化大吗?
郭涛(笑):除了皮肤和头发都白了一点,别的都没有变化。我认为他是比较有情怀的人,真性情的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大家都说他是“小钢炮”嘛。现在都那么大岁数了,让他改变也很难,我觉得这样挺好,葆有一颗赤子之心。
北京晨报:有一种说法,冯小刚的风格近年来在转变,包括《一九四二》,还有这部《我不是潘金莲》,你觉得是这样吗?
郭涛:《我不是潘金莲》这部戏,我倒不觉是他转变啊什么的。他一直都有这种情怀,但以前没机会表现,你得先得到市场的认同,更有影响力,再去拍一个自己想拍的电影,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这部戏里,他追求的方向,可能要比以往更加深邃一些。比方他过去某个时期的贺岁片,可能是博得大家一笑,但这部作品如果只是让大家一笑,他一定不会满足的,他想让大家笑完以后,能够想到这个故事里头更深层次的意思。
桃桃淘电影☆☆☆☆
三星半,在冯小刚这几年的电影里,算是最好的一部的了,之前几个真的没法看。形式上的圆与方,更多是做出距离感,一方面可能是导演所谓的写意,更多的,我倒是觉得为了安全感,去远离写实。毕竟这个话题还是稍微有些敏感,层层推诿,怕事躲事,这一切都似曾相识。虽有遗憾,但还是挺难得的。
唐小万☆☆☆
冰冰的演技被范伟、刘桦、张译、张嘉译随便两分钟的戏秒杀。圆形方形居然还挺喜欢的,别样美感。
39℃薄荷☆
为了讽刺官场刻意丑化农村人的傻片子,圆方镜头全程炫技,色调背景美则美矣,但剧情拖沓,口音不伦不类,一直努力却始终无法入戏。不建议进电影院观看,不然睡着了躺都没地方躺。
bloom☆☆☆☆☆
温和、雅致,抓住了打开画框豁然开朗那一刹那的意思,人情与法治,花鸟与现代派。比黄建新还中国人。
sean cheung☆☆☆
范冰冰太努力了。为了演好一个湖北还是安徽人,她说话加了东北口音北京口音山东口音四川口音湖南口音,最后听来是大舌头普通话,为她提名了金马奖。电影前半着急后半不着急,让我着急。
突然粉碎☆☆☆
很失望,把一个讽刺又荒诞的故事,讲得精致直白无深度,禁不起回味和揣度,冯小刚是名导但不是大师,偶尔的几句俏皮话,与故作深沉的基调格格不入,范冰冰用这两个小时证明影后不等于好演员,配角撑起半边天,比起一众正常发挥的演技派,大鹏和李宗翰的表演让人惊喜。
法兰西胶片☆☆☆☆
冯小刚生涯最佳,迂回主义的巅峰,登峰造极。
Flora☆☆☆
很荣幸在西班牙电影节做了头号观众,奉劝国内的各位,一定要坐在银幕中间,坐在旁边不会看到的,圆形镜头圆形镜头……
萨库拉☆☆☆
音乐太提气儿了,摄影和美术也绝了。这种最炫中国风的叙事实验蛮有意义的。就是剧本和主演没跟上,可惜了。
Moviegoe☆☆
如果说李安120帧被当作卖点是宣传想出来的手段,那么这部电影的画幅就更多是为了创新而做的噱头了,圆形画幅初看新奇,也有往文人画靠的美术和调色,但是看多了便觉得实在是形式大于内容,范冰冰的表演让我开始几乎想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