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剧流派创新工程实验剧目,由北京京剧院出品的大型京剧现代戏《党的女儿》在京演出6场后,又开始了新一轮对细节的打磨。这部作品在表演上化用传统程式,并塑造出符合现代人物身份的表演,而且新创作的音乐和唱腔又不失张派青衣的神韵,被认为是具备“新腔张韵”的艺术佳作。
京剧版《党的女儿》脱胎于25年前引起轰动的同名歌剧《党的女儿》,由陈霖苍导演、朱绍玉作曲、京剧名家王蓉蓉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江西苏区杜鹃坡的普通共产党员田玉梅、七叔公等人,为游击队筹粮筹盐的故事。
与歌剧版一样,这部京剧中的主人公田玉梅有大小唱段多达10段,其中非常著名的唱段就有“小小杜鹃花”“你以为你一死能解千重怨”“孩子啊,我的小心肝”等。这么多唱段,对于今年已经55岁,出身张派大青衣的王蓉蓉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可我太爱这个人物了。”王蓉蓉说,自己25年前第一次看歌剧版时就曾想,若能有个京剧版,把自己钻研张派艺术的成绩体现在剧中该多好。
张派艺术的特点是既可以坚毅如钢,又能柔软似水,丰富的表现力对塑造现代京剧中的人物非常有帮助。主人公田玉梅唱“我是共产党员”时,唱腔坚毅果敢有力度;再唱“我的小心肝”时,又婉转回环、余音绕梁。观众仅凭唱腔就能体会出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心态和心情。
“王蓉蓉嗓音天赋条件好,用行话说‘不哏’,就是唱多少嗓子都不哑。能唱、耐唱,且高音游刃有余。”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张永和看过演出后评价,演员自身的条件使创作上的创新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
而在作曲朱绍玉的精心创作下,江西民歌与传统京剧音乐、板式有机融合,使演唱更加具有歌唱性,符合当今观众的欣赏需求。“江西民歌化入唱腔里了,既有民歌音韵,又有张派韵味,便于学,便于唱。”张永和评价。该剧音乐还保留了歌剧版中的合唱、伴唱、重唱等音乐形式。剧中采用的传统京剧板式,也并不照搬原腔,而是加以变化。就拿剧中那句著名的“小小杜鹃花,花开满天涯”来说,若完全采用传统京剧的假嗓演唱,会与人物身份不符,让观众产生游离感。王蓉蓉将其处理为“开头是真嗓演唱,后半句真假嗓自如转换,听起来更自然也更符合民歌特性”。
作为现代京剧,舞台上演员的手眼身法步,也与传统剧目有很大不同。共产党员田玉梅与七叔公对话时,若仍然伸出兰花指,显然与人物生长在乡村的身份不符。就连演员在舞台上的子午相、丁字步等传统站姿,也基本用不上。于是王蓉蓉化用传统表演程式,增添了许多符合人物身份的表演,甚至是“不表演”。“心中有一条道,宁死不回转。”唱到这一句时,因为完全将自己融入进人物中,王蓉蓉感到心中涌动着丰富的情感,在肢体语言上放弃了任何动作表演,只是自然地将双手垂于身体两侧。
当田玉梅和孩提时代的小伙伴回忆往昔时,一句念白“小河边、月亮底下,望着那满坡的杜鹃花……”王蓉蓉跟着人物一起回到15岁青春年少时,左手自然而然拢在嘴边做出唱山歌的动作。“我今年已经55岁了,导演要求我做这个动作时,我一开始还挺抵触的。”她说,可当完全沉浸在田玉梅的心境中时,这样的动作便也自然而然表演出来了。一切塑造都以人物、以剧情为核心,让本来欠缺肢体表演的现代京剧,有了自然贴切的表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