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作家陈映真昨天(2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他自2006年移居北京后便接连中风,卧病至今已长达10年。
陈映真生于1937年10月,原名陈永善,台北县莺歌镇人。1957年他考取淡江英专(即今淡江大学)英语系,195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面摊》,1961年大学毕业后担任高中英语教师,后进入辉瑞大药厂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陈映真陆续参与过《文季》、《夏潮论坛》等杂志的编务工作,1985年11月创办了以关怀弱势群体为主题的《人间杂志》,1989年7月成立人间出版社并担任出版发行人。
陈映真创作过数十篇长短篇小说,于2001年由台北洪范书店集结为6册《陈映真小说集》。他的创作可分三阶段:早期小说从1959到1965年,作品忧郁、伤感、充满苦闷;中期改为以理性代替感性,以冷静、写实代替煽情、浪漫,代表作有《将军族》、《第一件差事》;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他的作品则主要探讨跨国企业对第三世界经济、文化的侵略,以鲜明的意象描画了第三世界民众的心灵污染、扭曲、颓废以及抗拒与挣扎,如《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等。他的写作受鲁迅影响很大,主要以描写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为主。
陈映真还是一位文学理论家,最为人熟知的著作是《中国文学史论》,此外还有《“乡土文学”的盲点》、《同一个民族、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斗争——台湾新文学运动和“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联系》等。他主张台湾现代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在台湾的延伸和发展,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作家陈建功曾评价称:“他以理性的思辨和战斗的激情,对形形色色的民族分离主义展开了旗帜鲜明、思想厚重、有理有据的批判。”
多年来陈映真与内地文坛交流密切,1996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荣誉高级研究员,1998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客座教授称号。2009年9月全国台联和中国作协曾联合在北京主办过“陈映真先生创作50年学术研讨会”,因当时陈映真正在病中,于是由其夫人陈丽娜代表他出席。2010年8月,陈映真还被聘请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