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面目全非的城市,我们终于做出一个决定:我们要为橙子选择一所真的适合她的学校,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的名望,多么高的门槛,而是因为,去掉一切虚浮,它真的适合孩子,适合生命的成长。”日前,央视主持人瑶淼带着自己的新书《自由疯长》和好友王凯在单向空间聊起了七年来带着女儿走的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女儿经常酷得让我下不来台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自由疯长》讲述了七年来瑶淼和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从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瑶淼对女儿的教育是“放养式”的,甚至是“放荡不羁”的。身为著名主持人的她,女儿没有上国际幼儿园,没有进入重点名校,瑶淼选择让自己的橙子“自由疯长”。
在和王凯的对话中,面对“自由”的问题,瑶淼说,“自由”还是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因此,当橙子在幼儿园、学校、公共场合时,不愿与陌生人交流,不愿意和人热情打招呼,瑶淼并不愿意强迫她,“我一点儿都不着急,她在家里面说话非常好,她没有生理方面的障碍,语言方面很流利,她可能就是这样的性格,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后来我接受了我女儿的性格,她现在7岁多了,依然是一个在外面没有通过观察期,会酷得让我下不来台,我经常后面解释,您别介意,她就是这个性格,不爱说话。”
但是女儿本真的善良并没有因为不爱说话而被掩盖了,“有一次,我们和幼儿园孩子一块儿出去吃饭,碰到了老师,那个时候还有四五个小朋友,小朋友马上围到老师身边,说老师我们周末没有见着你特别想你。但是,我女儿一句话没有说,后来当所有的小朋友散去之后,我女儿偷偷拿了一盘苹果递给了老师。”
小众学校脏裤子是最大特征
为了孩子的自由疯长,瑶淼给孩子选择了一所非常小众的学校,到目前为止,她没有参加过考试,没有写过家庭作业,每周学一个汉字。
这是一所非营利性质的学校。它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小众”的,老师们关注的是每个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独一无二,探索适宜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幸福安宁的人。
在书中,瑶淼这样描述了她为橙子选择的学校,“眼前是一片黄土的颜色,这所学校竟然连柏油地面都没有,三排平房拢成一个操场。操场边,有木制的很笨拙的跷跷板、攀登架。我曾经到打工子弟学校做过公益,那里的操场地面都是塑胶的。”最终让瑶淼选择这里有三个原因。首先是老师,其次是这里的环境,而最后是这里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那天,我们是带着橙子一起来的,可是参观校园的工夫,就找不到她了。等一会儿再见,满头是土,像脱缰的小马驹。校长看着橙子的脏裤子笑着说:‘这样的裤子就是我们学校最大的特征。’”
这里,老师不会强迫孩子学习,没有考试,低年级连家庭作业也没有。虽然学校教授的知识和公立学校并无太多不同,但是进度会缓慢许多,会根据儿童的身心生长规律,来循序渐进地学习。而这里的校长说,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有太多功利的物化的因素,包裹着诱人的糖衣一样的外壳,随时干扰着孩子们本应有的正常的生长。
瑶淼在现场说:“《自由疯长》的读者可能会问,瑶淼是不是只有你们这样条件很好的家长,才可能有资格让你的孩子自由疯长?我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自由疯长?长坏了怎么办?考不上学怎么办?”但是瑶淼说,橙子班里的20多个同学当中,只有一两个属于比较中上层的收入水平,大多数真的都是非常普通的父母。
忙碌的童年让我反思女儿的成长
瑶淼在书中写道:“我的童年可忙了,被各种测评、试镜占据着,心理倒是在不停的紧张之后,慢慢变得强大了。”
作为今天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主持人,瑶淼自己儿时并不享受拥抱舞台的时光,“小时候我的样子很乖,特别像好儿童的代表,经常被弄上舞台,但我自己一点儿都不享受,我真的是每一次都是咬紧牙上去的。”“我小时候不太喜欢舞台,我回忆了小时候被为难的感受,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孩子有他不同的路子,不同的风格。”
而正是因为这些不愉快的“风光”经历,让瑶淼下定决心,不去逼迫橙子做她不愿意的事儿,“我像她这么大时,住在北京二环路边,每天沿着长安街去全市闻名的重点小学上学。没有节假日,别人放假我苦练才艺。四岁起就吃力地抱着比我还宽的手风琴,拉琴拉得汗流浃背,五线谱上的一首首世界名曲,在我看来就像是枯燥无味的数学作业,我从来没有欣赏过音乐,也没体会过琴声有多美,只是气喘吁吁,觉得贝斯听起来真像噪音。”
但是她让自己的女儿,过着一个慢悠悠的自然成长的童年,“她压根儿就没往起跑线上站,她甚至傻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是赛跑,因为她的学校没有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