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蒙拉挑战帕格尼尼“魔典”

2016-11-15 08:39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黄蒙拉挑战帕格尼尼“魔典”

曾经被认为是没有天分的“拉琴机器”,22岁时却在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上“华山论剑”一举成名,被西方人赞为“东方帕格尼尼”的年轻小提琴家黄蒙拉,将于12月4日在北京音乐厅为观众一展成名绝技,演奏全套24首《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面对如此高难度的作品,黄蒙拉对记者坦言,“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技术挑战,而是体力储备和体力分配。”

帕格尼尼是小提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生前便已成为了传奇人物。他为自己量身定做的24首随想曲被公认为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巅峰之作,甚至有“魔典”之称,小提琴最复杂艰深的技巧尽在其中,面世以来,就一直是众多专业小提琴家技巧上的最大挑战。在一场音乐会中演奏全套24首《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在国内实不多见,而由一位演奏家在一场独奏音乐会中演奏全套《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则更为罕见。

即将挑战极限的小提琴家黄蒙拉,其实并不是个天才少年。因父亲的梦想而从小开始被迫学琴,和大多数琴童一样,黄蒙拉当时并不喜欢练琴,琴拉得也不好,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时,他的成绩是倒数的,在拜俞丽拿为师时,他甚至连音都拉不准。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严师的教导+自己的刻苦,终于从当年不被看好的“黄猛拉”一步步成长为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得主,成为继薛伟、吕思清之后,第三位获得此项赛事金奖的中国人,也是三人中得奖年龄最小的一位。因此,说黄蒙拉才是普通琴童家长的梦想绝不为过,他的榜样力量非比寻常。

距离国际大赛夺魁已过去了14年,“东方帕格尼尼”依然是黄蒙拉撕不掉的标签。对随想曲这套以炫技见长的曲目,已是而立之年的黄蒙拉有着比当年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忠实还原作品当时的风貌。黄蒙拉遵循了原谱大部分的反复记号,尽管很多现代演奏家都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记号。不仅如此,他还追随帕格尼尼原本的弓法,虽然当代有更为简化的弓法来演奏。总之,是要尽量接近帕格尼尼时代的全部细节,让观众领略到最原汁原味的帕格尼尼“魔典”的风采。

■记者手记

藏技术于无形

大约在三四年前,黄蒙拉在环球音乐出版了他演奏的全套24首《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唱片,引来众人一阵关注,好评如潮,不过并没有多少人企望过真的能有机会听到黄蒙拉现场演奏这个全套的随想曲,70多分钟的时长,听着听着都不一定记得现在是第几首了……而对于绝大多数小提琴演奏家来讲,在一场音乐会上返场一两首脍炙人口的随想曲,既能够炫耀一下自己的技术,又能够讨好观众赢得满堂彩,是最好的选择。黄蒙拉选择全套24首,其实是有些“费力不讨好”,起码是不一定讨好。

今年的古典音乐舞台流行现场演奏全套,上半年有韩国小提琴大师郑京和在国家大剧院一个晚上演奏全套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三个半小时,观众也有一种亲历“长征”的感受。夏天,小提琴超级明星吉尔·沙汉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也上演了同样的曲目,演奏时长竟然要比郑京和短了将近二十分钟,那些“惊险”的“过山车”段落竟然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12月,另一位超级明星敏茨也要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奏全套巴赫,不过他像歌剧大腕儿一样,不仅分成两天演奏,中间还要休息一天,看来体力没那么好。黄蒙拉的帕格尼尼虽然只有70分钟,但在体力要求上一点儿也不比巴赫三个多小时的差。他告诉记者,他曾经与一位小提琴大师探讨如何保持体力和中场休息的问题,因为15分钟到20分钟的休息后,人有可能懈怠,手感消失,下半场相对难度低一些的后12首反而很容易一塌糊涂。大师的秘诀是“中场休息时不让自己休息”。这样,黄蒙拉一算,这等于是在连续演奏90分钟,这对于任何一场音乐会都算是很长了,何况连个钢琴帮衬的都没有呢,想偷懒都没有机会。

再说说帕格尼尼随想曲的难度,黄蒙拉觉得在舞台上谈技术难度是丢人的事儿,“再难的技术都是要留给自己,要展示给观众的音乐,一定是要听上去觉得没有那么难的。这才是我追求的境界。”

我问黄蒙拉现在准备24首《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的音乐会了,回过头看自己几年前的那张录音,会有什么想法?黄蒙拉想了想,“我在学生时代就现场演奏了24首《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现在回过头看,那只是自以为是地把所有的技术都耍了下来而已,真正的帕格尼尼风格根本还谈不上。几年前的录音,我也觉得技术层面没有什么遗憾,但在一些地方的音乐细节,还是可以再丰富和精确一些。其实音乐的风格体现用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描述,说出来的都是虚的。你只有精确表达出谱面上每一个音符的细节,才会有精确的风格表达。而精确的精髓就是细节。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再专注表面化的东西了,音符和每一个音符的细节决定了你演奏出来的音乐的品质。”这让我对音乐家理解音乐和演奏音乐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又有了新的认识。李澄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作者:李澄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