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风流倜傥,但最终与赵四小姐相伴一生。
她出身名门,不顾家庭的阻挠,孑然一身来到张学良身边,是什么让她的一生从16岁见到张学良的那一刻开始改变?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守,可谓是一波三折,颇具传奇色彩。
北京与张学良和赵四有着深厚的渊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张学良和赵四对其自然有着不同程度的好奇和过往。张学良每次进出北京都要经过天津,这份渊源直接促成了他与赵四的相识。张学良惊闻其父遇害,急赴东北,赵四怕是永别,顾不上矜持与羞涩,勇敢一吻,将她的命运与张学良永远地锁在了一起。如果历史更改,赵四或许可以让后人记住她的大名赵绮霞,或许可以依靠当时身为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的父亲找到一个更平稳更安全的归宿。但是时间无法倒转,更何况她的“离经叛道”又让后人尤其是自由女性们交口称赞、举起拇指呢?
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的顺承郡王府,解放前曾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宅第,张学良与赵四这对世纪情侣曾在此相依相伴。据一些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传说,离此处不远的翠花街5号四合院,当初是张学良与赵四招待宾朋,举办舞会的场所。
离宫别馆别有洞天
今天我们在北京能追寻张学良和赵一荻爱情往事的地方有两处,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的顺承郡王府和翠花街5号院。
顺承郡王府在民国年间,曾一度为张作霖的大帅府。张学良一直随父亲住在顺承郡王府。1928年,张作霖于皇姑屯被炸身亡,张学良返回奉天。1931年张学良重回北平,仍住此地,直至1933年出国考察。
顺承郡王府一直保存完好,上个世纪末,全国政协礼堂修建新楼,将顺承郡王府异地搬迁,复建到了朝阳区朝阳公园东侧。
如今,旧的顺承郡王府地址小部分区域已翻新改建成了一个咖啡馆,既传说中的200位金融圈投资人集资开的“金融客”咖啡馆。影壁的右边处立有一大铁牛,莫非是祈求股市年年大涨?进入垂花门后的院子,摆放了不少桌椅,两对年轻的恋人在遮阳伞下正谈情说爱。另外有两名外国商人在东配房内洽谈生意。
厢房内的摆设更有民国范儿,墙上挂了两幅淑女油画,长桌木椅都是古式的,焕然一新。一张屏风隔出的私人空间让客人们独享安静,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这里也曾是北平社交界的中心呢。
翠花街5号院距顺承王府不远,被学者考证是赵一荻与张学良的“离宫别馆”,今天这里已经杂乱、破败,不过这里有一处北京四合院中少有的三卷勾连搭式屋顶,听老住户说,这就是张家的舞厅,当时灯光华丽,有专门的舞池、更衣间、洗浴间等,四周有檐廊相通。至今,檐廊斗拱上仍保留有色彩明艳、工艺精湛的绘画图案,让人默想当年的英雄佳人和欢歌笑语。
除了爱没有退路
赵四小姐的父亲赵庆华民国初年官至交通部次长,并曾任交通银行经理、东三省外交顾问等职。童年的赵四小姐在香港度过童年,后随父亲来到了天津,就读于天津浙江小学和中西女子中学,取英文名字Edith,一荻是译音,因此,又名赵一荻。
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是当时著名的贵族学校,在这些粉红黛绿的名门闺秀中,赵一荻并非美貌绝伦、倾国倾城,论长相只能属于中上等。但她身材颀长,体态婀娜,再加上气质和风度绝佳,多才多艺,因而能在众多的佳丽中脱颖而出,为人所瞩。当时,她的照片还上过天津的《北洋画报》封面。
赵四小姐是在天津舞场认识了当时不到30岁正春风得意的少帅张学良,当时她才16岁,两人情投意合。一年后的1929年,赵四小姐离家投奔张少帅,被父亲公开登报声明逐出家祠:“……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感,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这让赵一荻有家难回,不过也是因为爱,她没给自己任何退路。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赵四小姐非常孤单,既不能与张学良见面,又不能投奔天津赵家,她孤身一人带着儿子张闾琳先后在香港及上海住过一个时期。1940年2月,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患病去美国就医,并定居。赵四小姐将不到10岁的儿子送到美国,托人抚养,自己从香港赶到贵阳修文县阳明洞,陪伴张学良,从此两人再未分离。
964年7月4日,赵四小姐和张学良举行了婚礼,做了一回“白发新娘”。当时台湾的报纸报道时用了“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的标题。
2000年6月22日赵四小姐在夏威夷去世,一年后张学良追随而来,与赵四小姐合葬。茵茵绿草,漫漫岁月,绵绵情怀,就这样,一个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