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10月31日在西安落幕,北京选送的大型原创评剧《母亲》摘得最高荣誉“文华大奖”。在群众文化领域最高奖“群星奖”的角逐中,北京选送的曲艺原创节目京韵大鼓《丰碑》获得“群星奖”。
本届文华奖评选是中央实行文艺评奖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评奖,奖项大幅压缩,最高荣誉“文华大奖”的获奖名额只有10个,而入围剧目却达58部,竞争空前激烈。
大型原创评剧《母亲》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策划指导、中国评剧院创排的精品力作。
该剧去年7月5日首演,至今已在近20个省市巡演152场,收获了普遍九成以上的上座率。
本届“群星奖”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群星奖”分为初选、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共有5052个作品参加了本届“群星奖”初选,84个作品进入决赛,最终获“群星奖”的只有20部作品,获奖几率仅为4%。。市文化局从各区群众文艺佳作中精选出的音乐作品《四合院儿》、舞蹈作品《邻里守望》、评剧小戏《良心果》、京韵大鼓《丰碑》四部作品都进入了决赛。
最终获奖的《丰碑》由西城区文化委选送。它讲述了红军长征部队行经云中山时发生的故事:红军行军时忽然停滞不前,原来前方有一名老战士因没有棉衣御寒而牺牲,老军长发怒要问责军需处长。这时才发现牺牲的正是军需处长,他将自己的棉衣让给了伤员,遗体在风雪中变成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部作品以小见大,挖掘故事中的闪光点,塑造了感人的红军战士形象,受到一致好评。
对于此次获奖,市文化局局长陈冬表示,这是北京市文艺工作者认真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群众扎根生活,不断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北京将继续通过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树品牌、育人才等方式,进一步整合首都文艺资源,为人民奉献更多的精品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