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国之大事》致敬延安精神

2016-11-01 09:17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勇夺文华大奖

北京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昨晚(10月31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西安闭幕,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十部获得“文华大奖”的剧目同时揭晓,其中仅有的两台话剧,一台是东道主西安话剧团的《麻醉师》,另一台就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的《兵者,国之大事》(以下简称《兵者》)。《兵者》从2014年首演以来已经演出111场,所到之处、看过戏的观众无不为之感动,这次得奖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10月29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选送的《兵者》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剧目在延安大剧院压轴上演。在上百场演出中除了慰问广大的官兵以外,该剧在更多的百姓中引起反响,这出戏解答了我们长久以来心中的疑惑:“我们共产党的军队到底还能不能打仗?他们在和平时期是如何治军的?战争打响他们能不能保护老百姓?”

和以往演出不同的是,这一场《兵者》的谢幕,结束之时几十位演员冲向了饱含热泪的观众,在离观众最近的舞台大喊:“再见,延安!”引起观众长时间鼓掌。其实对于主创来说,设计这样的谢幕更别有深意,导演宫晓东,编剧王宏、李宝群、肖力在来到延安之后,特意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参观,在桥儿沟的13间平房和一座天主教堂是中国文艺工作前辈满怀艺术理想投身革命的地方,其中有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前一张还是西服革履的富家公子模样,后一张已经穿上了延安老棉袄坐在窑洞前,这是一种当时艺术家投身革命的人生选择,仿佛是自我放逐和重新开始人生,他们留下了“在我们的锄下,世界政治变样 那个正在发抖的月亮 在我们的赤脚下 摇晃 摇晃 摇晃!”的动人诗句。

而今天《兵者》的演出正如延安窑洞发出的歌声一样,是一部惊醒现实的作品,和老百姓关心的国事、国运以及军改息息相关,这部戏没有风花雪月,而是带着深沉的思考和浓浓的忧患意识去直面军事改革的矛盾。在当年延安鲁艺战斗檄文的发源地,在产生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南泥湾》这样经典传世作品的宝塔山下,当年党领导和艺术创作是如此密切的延安,今天的《兵者》恰好在这里相遇。

■采访手记

《兵者》展现

真实伟大的军人精神

很多年轻观众在看韩剧《太阳的后裔》时都迷上了宋仲基扮演的维和部队军人,而在我们的军队中,不仅战士同样年轻帅气,更拥有着一种在崇高理想激励下昂扬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令人敬仰也令人爱戴。记者在采访前后看过三次话剧《兵者》,每一次都看到身边的观众时而有笑声,时而抹眼泪,剧中所展现的崇高和伟大的军人精神,血肉丰满,真实生动,对于理想主义的描述更不是虚无缥缈,魏积安扮演的我军高级将领,挺拔帅气,颇有名将风范,出口吟诗,行走有风,坐卧有气场,每次他的出场牢牢地吸住观众目光(见上图坐者)。赵旭扮演的杨天放是军队的改革派,从意气风发海外归国到不得志远赴边疆,再到成长为成熟的作战指挥官,人生跌宕起伏,是偶像剧里光彩夺目的男一号,引人无数联想。

军旅题材写好演好不容易,要么是“漫画式抗战神剧”,要么是“教科书式死板无趣”,而作为全国唯一的军队话剧团体,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拿出这样一部感人的作品,众多演员以高质量的演出完成着自己“文艺战士”的使命,戏里戏外都同样上演着精彩的人生大戏,着实让人感动。

和璐璐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