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蓝瘦香菇”走红背后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2016-10-31 10:34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观察:“蓝瘦香菇”走红背后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近日,社交网络被“蓝瘦香菇”一词刷屏。这个梗来源于广西南宁一小哥录的视频,视频中,小哥称自己与女友分手,很难受也很想哭,因不标准的普通话而变成了“蓝瘦,香菇”。这段普通话夹杂着方言的自白迅速点燃朋友圈,并登上微博热搜,不久便被网友争相模仿和改造,“蓝瘦香菇”成为新兴口头禅,莫名其妙的走红网络。从网络广告到软文文案,从微博到微信朋友圈,一时间,“蓝瘦香菇”成为高频热词,迅速扩散传播。

“蓝瘦香菇”怎么就火了?热词走红轨迹相似:网红助力+企业营销+网民参与根据媒体报道梳理,“蓝瘦香菇”走红的过程大致如下:最开始南宁小伙是在他的QQ空间发布视频,随后在百度贴吧引起讨论,但是传播范围有限,并未吸引太多关注。转折点出现在秒拍网红@当时我就震惊了对该段视频的转发。网红大号@当时我就震惊了拥有2679万粉丝,微博转发后获得29003个赞,1万多网友转发,2万多网友跟帖评论。明星林更新和颖儿的加入将这个流行语的热度推向新高。

随后,“蓝瘦香菇”进入传播高潮期,媒体报道陆续推出,微信朋友圈也出现刷屏。三只松鼠、维达、纯生啤酒、海尔洗衣机以及必胜客等众多品牌借势营销,将“蓝瘦香菇”推向新的传播峰值。

“蓝瘦香菇”不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网络热词,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论是“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还是“主要看气质”,或是“定个小目标”,以及“友谊的小船”,相关网络热词走红的路径极为相似,网络大V参与、各大传统与新媒体平台传播、网友纷纷转发、各大品牌借用宣传与营销,甚至还有各类专家、评论员撰文加以种种解读,网络热词的爆红看似骤然,其实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互联网的周期性定律,加上网民寂寞情绪的堆积,遇到某种催化剂就产生了反应,而这次的催化剂就是“蓝瘦香菇”。

网络造词运动为何频繁发生?网络流行语背后的力量: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孤立地看,“蓝瘦香菇”只是一个网络事件,但网络上的围观、跟帖,以及后来对这一句式的大量仿制和引用,构成了一种亚文化力量。这个事件将网络上分散的、隐藏的一个群体在短时间内召唤和集结起来,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将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炒出来,最终呈现出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这表明,亚文化是有群体构成的,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部落的文化,这个群体多是年轻一代的网民。网络流行语刷屏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所谓“亚文化”,是指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文化人类学认为,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体系。网络青年亚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他们自己的文化,以“个性”、“颠覆”为主要特点,以示青年文化偏离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

对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讨论离不开互联网这一媒介形态。网络青年亚文化存在的基础是相对开放的网络空间,核心在于信息迅速传播与分享,年轻网民群体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在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表现的精彩纷呈,包括网络语言、网络人物、网络恶搞、网络事件等。

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网络社区为亚文化的诞生和传播提供了土壤,创造了亚文化产生的技术背景和条件。近几年来,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最先在微博、微信上传播开来,作为年轻人的主阵地,微博、微信是青年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参与公共生活最重要的社交平台。因青年网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久而久之微博、微信便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微博、微信亚文化,构成了青年亚文化的分支。

在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们有着独特的话语体系、表达体系、审美体系乃至价值体系,比如二次元、鬼畜、戏谑、表情包;比如去中心化、颠覆性、叛逆性、风格化等。同时,社会化媒体也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事件一旦在网络某个点或圈群爆发,就会在不同渠道和圈层中流动,瞬间“喷涌”和“刷屏”,这是“蓝瘦香菇”能够在几天内迅速走红的媒介保障。

新媒介语境下,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变成了一种“符号的消费”,成为商家争抢的对象。商家从不断创新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中萃取个性化的创新符号,投入使用到商品的生产和传播中,而亚文化群体也可以与商家合作,从中置换足够的资助和经费。就“蓝瘦香菇”事件而言,当事人南宁小哥开微博吸粉十万、开直播吸引100万人观看,以及各商家争抢注册商标、借势营销,便是商业与亚文化联姻的表现。

道德沦陷Or惊世骇俗?看待网络青年亚文化需跳出刻板思维网络新媒体为青年群体寻找和建构自己的身份提供了一个虚拟又现实、模糊又安全的平台,不但培育了新一代的消费方式,同样也培养成了他们的文化趣味和审美习惯,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迅速繁殖和发展,青年一代既是创作者,也是传播者,还是消费者,网络青年亚文化不再无足轻重,对社会价值观、文化传播、网络治理都会产生影响。

有人认为“蓝瘦香菇”等网络热词的走红,本身是一场无意义的传播,反映了当下的猎奇、围观、窥私、恶搞的社会文化心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网络青年亚文化固有的颠覆性以及反抗性等局限性不容小觑,由于网络青年亚文化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导致了一些不规范行为的产生和存在,因此有舆论担心网络青年亚文化会对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侵蚀。

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大多数网络流行语固然逃不过“偶然创造—突然流行—日益淡化—渐被遗忘”的命运,但是存在本身便是合理。新媒体,为各种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更包容的空间。今天的亚文化活动,主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受约束相对较小,有些亚文化类型,可能没有特别有针对性地去抵抗什么,也没有特别有意识地去表达什么,他们只是在某种契机下,进入公众视野,掀起舆论波澜。还有一些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表现出满满的正能量,比如帝吧出征FB事件、“洪荒之力”的自我激励等,认可亚文化的存在,就是允许青年群体以自己的方式和主流文化对话,显示了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度。

对于网络青年亚文化,非黑即白的态度或许太生硬。不可否认,亚文化显示了年轻一代活跃的创新能力,这是群体主体特征与网络媒介属性相互作用使然。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体现了社会的离散性和碎片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亚文化现象存在时间不会太长久的原因。既然是“亚”文化,那就是次要的、非主要的文化类型。亚文化在社会总体文化结构中还是处于边缘地带,通常是一种短暂存在的、流动不居的文化形态。但是,另一方面,新的亚文化形态确实在不断涌现,生生不息,在给传统主流文化带来冲击和消解作用的同时,也对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青年亚文化并没有天然胎记,并不都是道德沦陷,当然也不全是惊世骇俗。对于这一现象的解读和研究,需要跳出刻板的理论框架,区别待之,并且要改变极端化思维,关键还是如何对待和引导。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