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音乐会同一天上演 谭盾用手机玩音乐实验

2016-10-24 09:49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四台音乐会同一天上演 谭盾用手机玩音乐实验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恐怕是北京国际音乐节最忙碌的一天,四台音乐会在保利剧院和三里屯橙色大厅分别上演,白天三场晚间一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利剧院上演的“新学堂歌”音乐会,是老艺术家谷建芬倾尽心力之作。年逾八旬的谷建芬对记者表示:“创作‘新学堂歌’是我人生晚年找到的最重要的艺术工作,也是我觉得我找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比我以前的创作都有意义。”

“新学堂歌”面向孩子

每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作为公益活动的儿童音乐会,都是组委会最重视的项目。今年的音乐会把主题放在了“新学堂歌”,这些歌曲的创作者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

这场音乐会上下午在保利剧院各举办一场,吸引了大批的家长和孩子前来观看。在青年指挥家黄屹的指挥下,中国爱乐乐团联袂北京育鸿学校蓝天少儿合唱团演唱了谷建芬创作的12首“新学堂歌”。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与交响乐团合作,谷建芬表示,这种合作对孩子们的音乐教育很有帮助。

说起“新学堂歌”的创作,谷建芬可谓百感交集。去年和今年,谷建芬遭遇了人生的两大悲剧,和自己相濡以沫一生的老伴和心爱的女儿相继去世,至亲离去让老人家大受打击,以至于患上了抑郁症,至今仍在服药。

谷建芬感叹缺少投资

谷建芬感慨,现在孩子们没有歌唱,于是自己就想为他们写点歌曲,第一批创作了30首,孩子们说这些就像小时候姥姥给他们唱的歌。倍感欣慰的谷建芬继续创作,最近刚刚完成了50首“新学堂歌”。老人家说,“新学堂歌”是自己晚年最重要的音乐创作,而老伴和爱女之前不遗余力地帮着她推广,现在他们离开了自己,尽管非常痛苦,但自己会尽快完成他们的心愿,把这些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的歌曲推广到孩子们中间。

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谷建芬遗憾地表示,这事儿不是商业的,没有人愿意投资,第一批“新学堂歌”的录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资助,而第二批“新学堂歌”的创作和制作就在资金上搁浅了,“现在我是用我老伴走后留下的钱来做这个事儿。”

谭盾首演《霸王别姬》

当天的下午和晚上,在三里屯橙色大厅,广交和广青交分别在作曲家谭盾和该团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景焕的指挥下上演了带有跨界性质的两场音乐会。下午的音乐会比较有趣,又是谭盾的一场实验性音乐会,他的《霸王别姬》《风与鸟的秘语》两首新作品也迎来北京首演。

第一首作品《风与鸟的秘语》是观、演合作的典范,观众开演前用手机扫进微信获取各种鸟叫的声音。演出时,谭盾指挥乐队演奏过程中,观众适时打开手机,其中传出的鸟鸣声和音乐声浑然天成,这是古典音乐和自然界的对话,一种全新的观演体验。

另一首乐曲则是向京剧大师梅兰芳致敬的《霸王别姬》,荷兰钢琴家拉尔夫·范·拉特指下的钢琴成了霸王项羽,京剧大师梅葆玖的入室弟子、京剧演员肖迪担纲青衣唱段。

广交广青交致敬莎翁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也是柴可夫斯基、拉夫尔·沃恩·威廉斯、威廉·沃尔顿、理查·施特劳斯的经典音乐作品。当晚,广交和广青交分别在青年指挥家景焕的指挥下,用这四部经典音乐向莎翁致敬。话剧界大咖冯宪珍以读书人的身份助阵本场音乐会,更是当晚演出的精彩看点之一。

首次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景焕,和以中学生演奏员为主的广青交,受到了京城观众以及媒体的交口称赞,他们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界的未来。

信报记者 张学军/文 苏冠名/摄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