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片“安家”能立业吗?

2016-10-17 08:04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日前在长春正式启动,这是国内第一个艺术院线联盟。那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能否为艺术电影搭建一架通往观众和市场的桥梁呢?

艺术电影有市场吗?

自今年年初以来,电影市场发生的超高关注度的热门事件,有不少均与艺术电影有关,如《百鸟朝凤》制片人的一跪,或是《长江图》的“冷映”,这都反映了艺术电影的现状,即排片少、难以被影院院线重视。

但是艺术电影真的是没有一点市场吗?其实不然,每当艺术电影上映时,仍会有部分观众发出“想看却无处看”的声音。但是,相较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受众规模较小仍是不争的事实。而影院、院线鉴于经营成本,为了获得更多观众和收入,为商业电影提供更多排片也成为业内的常态,促使越来越多人开始呼吁提高对艺术电影的关注。

艺术院线运营有压力

据悉,此次成立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已在全国31个省市中的重点城市选择首批100个放映厅,承诺每日至少三场、每周至少10个黄金场次放映艺术电影。未来该联盟还会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布局,计划征集400个合作艺术影厅,最终实现3000块银幕动态放映艺术电影,从而帮助将艺术电影寻找到对接观众的渠道。

同时,该联盟的发起方为中国电影资料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百老汇电影中心和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覆盖了电影内容制作公司、电影发行公司和产业链条终端的电影院线,且均为相关领域的领先企业。从该层面看,通过集结产业链各环节的力量,能使艺术电影在扩大宣传、增加排片等方面起到一定帮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实现艺术电影院线或联盟长期运营并没有那么容易。鉴于艺术电影的生存现状以及影院、院线的经营压力,过去业内也有过类似于建立艺术院线的消息,但最后往往悄无声息。有消息称,目前北京仅有的、并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3家艺术影院,基本也都处于盈利困难甚至不盈利的情况。

商业电影也别贬低

在业内看来,目前国内电影市场正逐渐进入分众化,艺术电影存在市场空间有待发掘,关键在于观众对艺术电影产生认同。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一方面官方等层面可以给予相应的支持,使艺术电影拥有专门的放映空间,同时艺术电影也要进行自身调整和完善,寻找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点,而不能脱离市场与观众,并通过一定的市场化手段进行适度、有针对性的营销,从而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双重成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在将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进行比较时,往往会认为艺术电影是高大上,而商业电影则是低俗的。对此,饶曙光认为,不能排斥和贬低商业电影,因为惟有商业电影的充分发展,不断拓展电影市场空间,艺术电影才有可能获得必要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甚至可以说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卢扬 郑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