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给的不是阿多尼斯,也不是村上春树,这两位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在诺奖的大门外恭候多时,却被不经意溜达到此处的鲍勃·迪伦顺手摘得此奖——75岁的美国民谣艺术家、富有摇滚震撼力的灵魂歌手鲍勃·迪伦,如摘得一片秋叶一样,摘得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在阵阵秋风中让答案飘进诺奖。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才能在沙滩上长眠?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能被冲向大海?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够获得自由?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这样的鲍勃,这样的迪伦,没法儿不让我们这些文艺老炮儿在他的作品中战栗。迪伦的艺术震撼力就是当人类精神非常脆弱的时候,往往被他语言中具有的“诗性魔力”所刺激、所鼓舞,在迪伦的歌声中我们寻找到精神有力的支撑点。
历史悠长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上世纪中叶颁给罗素和丘吉尔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流逝,如今又颁给一位“非文学界人士”。给鲍勃·迪伦的颁奖理由写得也很明白——在伟大的美国音乐中创作了崭新的诗歌形式。甚至,人们这样赞誉鲍勃·迪伦,说他是“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随着迪伦摘得诺奖,他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塔兰图拉》和自传《像一块滚石》,目测马上要热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