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仲夏夜之梦》彩排。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韩轩
“侧台不能只用幕布隔开,必须密封起来,重新做;和灯光匹配的色纸颜色还不够精准,重新找!”著名舞台大师、加拿大导演罗伯特·卡尔森一落地北京就冲向了保利剧院,仔仔细细地检查舞台,然后提出一大串改动建议,语气不容置疑。可这时,距离歌剧《仲夏夜之梦》在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的首演只有不到一周时间了。
事实上,为了今晚的首演,音乐节的工作人员从两年前就开始酝酿,一年前就开始投入制作,演出前十天就进入剧场装台和测试。相比于仅有两天的首演时间,歌剧《仲夏夜之梦》幕后的工作时长堪称漫长。
5年深度合作打动外方
每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都会推出重磅的歌剧大戏,今年将在亚洲进行首演的本杰明·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更是引人瞩目。这是音乐节与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正式联姻后落地的首个艺术项目,也是这部埃克斯国际艺术节版本的20世纪经典歌剧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舞台。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这部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剧作改编的歌剧自然是首选。”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介绍,歌剧《仲夏夜之梦》版本众多,但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已经瞄上了由卡尔森制作、1991年在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首演的版本。在欧洲,这个艺术节一直是歌剧演出与制作行业的潮流风向标,他们对传统歌剧剧目的改编以出其不意著称。每年夏天,世界各地的乐迷都像潮水一样涌向法国小城埃克斯。“原来歌剧还可以这样!”每每看到古老的歌剧以充满现代气息的面孔出现在舞台上,乐迷都会发出惊叹。“不只是歌剧,清唱剧都能被他们改成与T台走秀联合起来!”回想今年7月在埃克斯艺术节欣赏亨德尔清唱剧的经历,涂松依旧感觉不可思议,“中国观众也要被这些改编冲击一下。”
可要把在法国演出的剧目搬到中国,完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一开始,埃克斯艺术节不愿合作。“他们从1948年创建至今,相当有名,独特的创新无时无刻不在业内引发关注,他们并不在意是否与别人合作。”涂松说,仅仅把一部歌剧引入中国,根本无法说服对方,“于是我们拿出了一个5年计划,每年推出不同的作品。先是布里顿的《仲夏夜之梦》,再是《切肤之痛》,2019年或2020年,我们可能会联合制作或联合委约一部歌剧。这样的深入合作,最终打动了他们。”
10天装台时间破纪录
“去年音乐节还没结束,今年《仲夏夜之梦》的筹备就已经启动了。”谈起这部歌剧的制作,音乐节工作人员一竿子把时间支到了一年前。
去年10月,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刚开幕,卡尔森团队一行就已来到北京,前去保利剧院“踩点”。“剧目制作可不是只签个合同就完,签约要和制作一起进行。”据音乐节负责剧目制作的工作人员介绍,《仲夏夜之梦》在法国演出时,舞台上设置了一个环形大幕,而装置灯光的吊杆长度只有小于环形幕的长度,才能下降到环幕中进行操作。“可我们剧场的规格与法国的不同,吊杆长度比他们设计的环幕长,必须重做吊杆。”种种细节在合作之初就已经被考虑到。
今年4月,《仲夏夜之梦》法方制作组又来到北京,专门来测量吊杆上吊点的距离。歌剧中很多场景都发生在森林中,卡尔森不想用人造的树木做场景,就把舞台设计成一张铺着绿色帘幕的大床,象征“仲夏夜之梦”中“梦”的发生地。“还会有六七张‘床’被吊起来,在舞台上升降,如果吊点位置稍有偏差,六七张床在舞台上就会相互碰撞,这要求下吊点的位置必须相当精准。”
10月5日,距离首演还有10天,历时一年制作的《仲夏夜之梦》终于进入正式装台环节。对一般的舞台演出来说,由于涉及预算和场次安排,进入剧场的装台和排练时间通常为三四天,达到7天就算相当少见,《仲夏夜之梦》又一次破了纪录——10天。“光从海外运过来的道具和布景就装满了两个超大集装箱,还有不少我们自己重新做的配件,10天里,我们相当于重新搭了一个舞台。”音乐节工作人员透露。
防穿帮将舞台“包”住
你在国内看演出时见过穿帮吗?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没有”。“那是你没注意!”涂松一笑,“如果你坐得靠前,是不是能看到舞台两边侧台的幕布?如果你坐得足够偏,是不是有时还能看见演员在侧台候场?在专业的歌剧制作人眼里,这就是穿帮!”
显然,卡尔森就是这样认为的,这才有了他对舞台细节的苛刻要求。为营造梦幻的色彩,他用了大量从侧台射出的蓝色和绿色的灯光。可在法国演出时,舞台的设置像一只封闭的箱子,不仅舞台侧面的边边角角都被包裹起来,位于侧台的射灯也被相互隔开。可中国的剧院侧台并非封闭,只是用幕布相隔,演出时灯光一开,蓝色和绿色的光立马儿交织在了一起。
“我看过绿色的光,也看过蓝色的光,还没看过两个颜色混合的!”卡尔森当时就觉得不对。再加上剧院上下场口的背景颜色也是绿色的,蓝光一晃,反射出来的光竟变成了墨绿色,工作人员赶紧用黑色的绒布把上下场口封好。“台下的观众可能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对,说不定还会觉得很新鲜。”涂松说,“可对一场严格制作的剧目来说,这就是穿帮啊,怎么能视而不见?”
“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但发展速度很快,这就更需要指引。”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说,“只有幕后的制作水平提升了,中国歌剧才能进入一个更职业、更专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