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要做影视营销的4A

2016-10-10 10:14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挖掘上下游产业链 提供更个性服务

成立于2012年的大声娱乐是专注于电视的宣传公司,在2013年就迅速成长为业界备受认可的大剧营销团队,2014年4月公司又成立综艺项目部专注大型季播综艺推广,截至2015年底,已助力《花千骨》《武媚娘传奇》《翻译官》《跨界歌王》等近200个精品电视项目,而今年爆红的多部现象级作品的宣传推广同样也出自大声之手。

成功案例

《花千骨》创下惊人纪录

信:您感觉现在的影视宣传、文化营销跟之前比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能分享贵公司几个成功的案例吗?

姜:依然是广而告知,但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播渠道变得更多样,我们的资源列表也一直在实时更新,除了传统媒体,微博、微信、一些直播APP、社交app和生活类软件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渠道变多之后带来的变化就是观众再也不会在一种渠道看到内容,针对不同的渠道,传播的内容也变得更加碎片化,需要更多拆解,让不同受众看到不同的内容;传播方式互动化趋势明显,像之前都是我们写,但现在是看观众说了什么,甚至将一些观众自己做的截图、视频作为宣传素材,然后我们再经过二次加工进行推广,与观众互动;再有就是技术助力内容直达,现在很多媒介会根据用户的需求直接推送内容;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使受众有了创作者身份,我们更加重视针对90后的传播特性,但不能抛弃传统观众的口味。

成功案例有去年的电视剧《花千骨》,该剧口碑和网络讨论热度创下惊人纪录,数次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热门微博、百度指数等权威平台登顶第一,成为2015年最受观众关注的古装巨制。综艺节目方面则有《跨界歌王》。首先,我们从收视、网络、微博、视频、媒体等几大数据着手,在几大平台强强联手、资源整合。《跨界歌王》还看准了全媒体环境下“自媒体”这一新潮传播途径,在时尚、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路径上的自主式扩散加剧了其自身知名度的提高,制作并推广了大量形式各样的物料。

未来规划

想建立起行业标准

信:请您介绍一下,未来5年的发展,大声娱乐最核心的规划和工作目标是什么?

姜:前四年,我们一直在培育市场,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些行业标准。这个行业发展很快,我只能说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一是要继续培育影视作品宣传推广意识,将现有宣传推广业务的单个市场体量和整体数量做大。二是要把宣传营销的各个环节打通,挖掘上下游如参与项目开发、物料制作、周边设计的空间,扩大整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像之前的很多剧组前期的剧照拍摄、物料储备都非常欠缺,能给到宣传公司的原始素材很少,导致经常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现在我们逐渐开发这一块的业务,早期介入规划,帮助剧组策划并拍摄演员海报、剧照、花絮,配合推广方案需要哪些素材,我们自己去策划实施,提供更个性化定制的营销方式推广,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客户解决问题。

传统的广告公司有所谓的4A,它既是一种组织形式,同时也代表加入其中的公司有能力提供非凡的创意和高超的客户服务,我希望我们也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做到这个水准。

信:请透露一下,2017年,大声娱乐的重点工作内容或者规划。

姜:《赢天下》《遮天》《武动乾坤》《夏至未至》《思美人》《凉生》等大剧陆续进入拍摄和播出宣传期。我们的工作团队也会进行更加个性化的配置。

行业观察

原创是真正的竞争力

信:您怎么看待影视宣传营销这个行业的前景?

姜:要想做好,就要熟悉影视制作、艺人经纪、传统媒体生态、新媒体发展趋势、粉丝经济等。网络平台兴起后,导致电视剧评价标准更加多样化,收视率、点击量、网络热度、观众口碑等各方面因素都相互影响,这个行业的产量越来越大,大家的聚焦就更分散,也就更需要营销推广助力其中。不过营销推广是背靠制作行业的,虽然对作品本身有提升作用,但不是决定作品好坏的核心,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本身说话。

信:这几年国内的影视文化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乱象丛生,比如IP风潮、演员天价片酬等,您对此怎么看?

姜:IP应该是题材和内容多样化的开始,不能反倒制约了它们。IP的问题不在于IP本身,而在于拿了IP的人如何对待他,三流IP能做成一流作品,一流IP也能做成三流作品,关键在内容的生产能力。当导演、演员、编剧甚至造型灯光都成为各自领域的IP之后,原创能力才能真正成为竞争力。

其实天价片酬备受诟病的症结也不在于天价本身,背后折射的是行业不专业的地方,观众痛恨的不是演员赚了多少钱,而是他们自身的演技跟不上,制作公司为了片酬把其他的钱都省掉,最根本的故事却没有做好。虽然这个行业市场变得很大,但配套没有跟上,创作者不够自信,从业人员素质未跟上,风险意识太低,所以说到底,好内容的持续崛起才是解决天价问题的关键。

网剧发展

能让整个行业更平衡

信:现在影视市场什么类型的比较稀缺,什么样的已经饱和了?您觉得未来的走向会是怎么样的?

姜:好内容永远稀缺,坏内容永远饱和。从政策限制角度来说,目前的玄幻古装剧确实偏多,但我们不能说古装玄幻剧饱和了,而应该是跟风玄幻太多,好的玄幻剧依然稀缺,市场总会淘汰那些内容不够好的剧。现在网络平台成了一些剧的避风港,但未来会被彻底淘汰。未来走向,无论经典题材翻新创造,还是新题材开辟,都需要具备独特个性,让人感受到快乐、正能量。

信:对于现在大火的网剧市场,您怎么看它的发展趋势? 

姜:网剧的迅速发展对整个市场有积极意义,使得电视剧的评价体系更多样化,以后的趋势一定是既不唯收视率,也不唯点击率,而在于真实受众的口碑。网剧不用大牌演员也有机会大火,二三线演员也有了出头的机会,并对天价片酬起到稀释作用,让整个行业更平衡一些。我认为网剧和传统电视剧未来会互相影响,最后在内容的创作和创新上会殊途同归。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杜迈南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