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9日讯(记者 露汀) 9月9日,纪念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房山云居寺召开。来自德国、日本、美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地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石径文化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房山石经丰厚的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9月9日,纪念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房山云居寺召开。千龙网记者 露汀摄
在研讨会开始之前,简短的开幕式拉开了此次研讨会的大幕。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谭小兵、房山区政协主席唐淑荣、河北省金石学会副会长李亚平、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演觉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千龙网记者 露汀摄
今年是房山石经刊刻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从1956年4月21日开始,中国佛教协会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对房山石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前后历时三年完成。后来出版了《房山石经影印本》,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便利。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为更好地保护研究、利用房山石经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学术研究拓宽了渠道。
来自德国的专家雷德侯做题为《经龛》的演讲。千龙网记者 露汀摄
首个发言的雷德侯来自德国,他做了题为《经龛》的演讲。雷德侯与云居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30年前,流利的中文让现在听者惊叹。贺铭所做的《早起<心经>的版本》演讲从玄奘法师的译本谈起,详细介绍了房山石径中26处玄奘法师译的《心经》。为了让更多专家能够阐释观点,此次研讨会每位专家的发言时间被严格控制在20分钟以内。
贺铭讲述《早起<心经>的版本》。千龙网记者 露汀摄
据了解,研讨会将举行两天,36位专家学者围绕佛教建筑、房山石经与医学、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历史、佛经版本、书法、房山石经与辽代幽州城六个有突破性研究成果的领域进行多视角的交流讨论。丰富展示来了房山石经保护和佛教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云居寺文化的关心和关注。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的论文集将作为《石经研究》的创刊号正式出版,今后每年出版一集,使之成为国际性的、长久存在的、唯一以石经研究为主题的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