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8日,以“多彩中国,民族故事”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北京代表团剧目——大型古筝协奏音乐会《多彩中国》将在北京世纪剧院亮相。《多彩中国》究竟如何“多彩”,《多彩中国》总导演王英民向记者透露了创作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多彩的核心含义
来自北京歌剧舞剧院的王英民曾经是一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20世纪初,王英民开始尝试转型步入导演行列。环球嘉年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50余台大型演艺活动都是王英民独立执导,并由其执行团队全面完成的。
在谈到此次《多彩中国》的创作时,王英民说,《多彩中国》的多彩不是音乐也不是乐器,它们都只是载体。王英民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多彩中国疆域辽阔。我们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大地上,以音乐的形式带领听众进行一次漫游。”
“筝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也是古老东方哲学的最好诠释者。因此我们在舞美的设计上要求意境的表达,而不是情境的呈现。这种意境正是我们东方哲学的艺术观。”王英民介绍说,在背景画面的制作过程中,他们选择的主体画面多为引发人幽思的写意山水,他们希望通过古筝音乐和自然的融合展现出音律山水、道法自然的中华文化传承。
多彩的舞台设计
《多彩中国》以筝为主轴,糅合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朝鲜族、苗族等多民族音乐元素,集合手鼓、铜鼓与西洋乐器等载体,共同呈现瑰丽多彩的中国画卷。
为了完成民族音乐的世界表达,王英民及其团队将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格萨尔王》、《江格尔》、《玛纳斯》巧妙融入,增加了整场演出的文化与历史深度。利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西汉织锦出土文物与多彩中国主题的呼应,加大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性呈现。
“真应该感谢这些合作多年的兄弟们,正是由于大家的协力使整场演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王英民充满情义地说着自己的团队。整场演出使用43台古筝,先不说剧场的收音设备如何架设,单是随着节目不断搬上搬下的古筝就令设备总监李仁大费周折。因为导演要求舞台转换的干净度,经过多部门协商,最后才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舞台定点、古筝分场编号、专人演练上下场、大屏视频分散观众注意力。经过一遍遍的合成演练,最终达到了演出要求。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文 记者 柴春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