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黄”传人进社区传授非遗老手艺

2016-09-03 09:5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灯笼黄”传人进社区传授非遗老手艺

本报记者 朱松梅

昨天8时30分,朝阳区安贞里居委会的会议室开始热闹起来。社区邀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居民扎灯笼,这位老师来头不小,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笼黄”的第四代传人马海捷。

9时刚过,马老师就到了。打开电脑、连上投影仪、翻开PPT,42岁的马海捷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字正腔圆地开讲,30多位白发老街坊听得认认真真。

“要想扎一只漂亮的灯笼,就不能图省事儿,每一道工序都要仔细,每一刀雕刻都要规整。”马海捷说。打儿时起,他的大姥爷——“灯笼黄”第二代传人黄松清最常说的也是这句话。

闺女买灯,小子放炮。在旧时京城,有逢年过节点花灯的习俗,而黄松清和父亲黄毓璋就是这行当里一等一的高手。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前,他们都会拎着自己扎的花灯去东四、西四牌楼、灯市口售卖。一两千只花灯往往一拿出来,就会被识货的人抢光。

有大姥爷黄松清手把手教,马海捷学会了好多种花灯的扎法:莲花灯、吉利灯、羊灯、狮子灯、走马灯……工序复杂的,要一周才能做出一个来。

这次,马海捷教大家做的是吉利灯,“取的是多刺植物‘蒺藜狗子’的谐音,希望叔叔阿姨能‘沾点吉利’”。他拎起一只浑身是“刺”的灯,360°旋转给居民展示。与一般圆形、长方形的花灯不同,吉利灯有20个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展现在眼前的总是五角形。它仅用普通纸张制作而成,没有竹木作骨架,却能站得四平八稳。

听罢理论课,学生们跃跃欲试,开始亲自操刀扎花灯。

“马老师,我雕的纸花边缘总有毛边,不齐整!”听到73岁的田小萍求助,马海捷立马走到她面前,只看了一眼,就找到了症结。他握起田阿姨拿刻刀的手,边演示边讲解:“雕花的时候应该从中间起刀,从下向上推。如果推反了,就会出毛边。阿姨别着急,再多练几次就好啦!”

非遗老手艺的传承人亲自授课,乐坏了这些六七十岁的学生们。11时,高长海老人兴致勃勃地完成了刻花、剪彩、拼贴、上色、扎孔的工序,眼看一只吉利灯就要完工了。他拎起花灯左看右看,喜上眉梢。

安贞街道年年办花灯展,可是大多数居民既没手艺也没工具,只能找一些点心盒、废纸盒,掏个窟窿、画上画儿,糊弄着充当花灯。“今年可好了,咱也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啦!”

“马老师,您把祖传的花灯手艺都教给我们了,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听到这个问题,马海捷想都没想,就笑着回答说:“这手艺已经有一百年历史了,可不能在我这儿传丢了。我教给您,您有空儿再教给自己的孩子,咱这老手艺不就能传下去了吗。”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朱松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