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转型期遭遇业绩考问

2016-09-01 09:26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丑小鸭转型期遭遇业绩考问

作为现阶段国内惟一一家登陆新三板的儿童剧创作、演出公司,北京丑小鸭剧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丑小鸭”)于日前发布了半年报,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00%。尽管近两年来儿童剧市场异常火爆,但伴随各项成本的疯涨,企业要想盈利也绝非易事。接下来,正处于转型期的丑小鸭又该如何破解盈利问题?

净利润同比下降200%

作为全国新三板的“儿童剧第一股”,丑小鸭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却并不那么抢眼。

丑小鸭于日前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49.85万元,同比下降6.62%,净利润同比下降200.15%。对于净利润的下降,丑小鸭方面表示,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快速增加院线剧场,建设院线管理框架、引进国外优良音乐剧、产品结构有所调整等原因。除此以外,演出作为丑小鸭收益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上半年也减少103场。

丑小鸭董事长李平表示,目前丑小鸭正处于转型阶段,不仅公司制作的儿童剧逐步实现大制作标准,并由以往所面对的2-6岁低幼年龄层向更大范围年龄层扩展,同时公司布局的院线剧场也与过去只建设小剧场不同,现在也在尝试建设1000座以上的大剧场,而种种转型都需要对市场逐步探索,并带来成本的上升。从公司目前的情况看,是处于正常的发展状态。

成本暴涨倒逼转型升级

国内儿童剧市场在经过2014年的井喷式爆发之后,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儿童剧观众人数增加到224.03万人,票房收入达8.96亿元,较2014年增加21.08%。

然而,儿童剧市场的繁荣却并未给丑小鸭带来丰厚的盈利回报,这与成本上升有密切联系。李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年来,家长和孩子对于儿童剧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要求儿童剧作品需要全面升级,这也带来成本的增加。“以往做一台剧,成本大概在50多万元,但现在若想制作出较高质量的儿童剧,则需要200多万元的成本。”

以近期丑小鸭与韩国合作的家庭音乐剧《布莱梅乐队》为例,该剧在海外市场演出多年, 此次被丑小鸭引入国内之后吸引许多消费者,在天桥剧场演出5天几乎场场爆满。而这也是丑小鸭成立十年来卖过的最高票价,从原来的120元拉升到了380元。“以往低票价主要与培育市场有关,随着儿童剧逐步被接受,观众对于高票价的认识也出现不同,即使部分演出票价较以往有所增加,但只要内容质量过硬,仍会受到观众的肯定”,李平表示。

扩张院线只是一个开始

丑小鸭自2006年成立之后,便在国内独树一帜地发展儿童剧市场巡演概念,丑小鸭目前已与全国7个省市的28家剧院有固定合作。除此之外,通过借助资本的力量,丑小鸭已经建立起一条稳固的儿童剧演出院线。据悉,随着院线建设规划的提速,截至今年上半年,丑小鸭儿童院线旗下的剧院已经增加至17家。

在从业者看来,搭建院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丑小鸭轻资产的短板,并在未来有融资需求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获得资本帮助。但客观来看儿童剧市场的发展,尽管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但是也无法像电影市场那样,因为大量的市场需求使得院线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盈利。因此,作为企业来说,应该通过扩大业务线来寻求更大的盈利空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此强调:“一般来说,儿童演出型公司都会做衍生产品开发,所以演出可以和动漫公司合作,联合一些公司开发衍生品,或者成立衍生品公司,绑定与儿童相关的业态进行开发。比如在剧目的选择上,在创作初期和开发时期都要往大IP的方向考虑,也可以和内容开发方合作,做成动漫,生成比较强大的IP。也可以先做成优质IP,再找游戏、动漫、影视等衍生途径。”

据悉,公司有很多新计划,比如想在大型商场里开设微剧场,通过微型儿童剧让更多孩子可以方便地开始戏剧启蒙;为单独一部经典儿童剧推出长期驻场演出;设立儿童剧基地,将演出、幼儿戏剧教育等功能融为一体等。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