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6暨北京创客盛会在京举办

2016-08-31 08:27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创客来了,创新来了

本报实习记者  张  婧

“我们希望通过创客盛会帮助大众了解创客文化,激发大众的创意创新热情。”作为此次2016北京创客盛会的项目负责人,杨奥壹最近一直为活动的筹备和举办忙碌着,“虽然我们的活动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不过大家玩得开心,创客们展示得尽兴也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了!”近日,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6暨北京创客盛会(Maker Faire Beijing 2016)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作为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的启动活动之一,该创客盛会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举办。

Maker Faire由美国《Make》杂志发起,是当今规模最大的全球创客盛会。十年间,其足迹已遍布全球,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百余座城市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展会。2015年,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与《Make》杂志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并成功将活动落地北京,自此,一年一度的北京创客盛会作为展示创意、创新和创造的平台,正逐步成为传播创客文化和创新精神的盛会。今年的创客盛会在坚持“人人皆创客”理念的同时,无论是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还是在新兴科学技术的展示、创客教育潮流的引导以及通过创意设计关爱特殊群体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人皆创客

可以变形的大型机械雕塑、造型各异的智能机器人、尽现山川河流变化的虚拟沙盘……走进创客盛会的活动现场,仿佛来到了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又恍若置身于创意与科技海洋,此间种种,让人流连忘返。本届创客盛会由创客市集、工作坊、创客论坛及展演舞台四大板块组成,涉及科技、教育、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等多个领域,现场还展示了3D打印、VR/AR、机器人等很多当下热门技术,其中创意市集作为活动的主体,展示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240余个创客团体、机构的具有DIY精神的创客作品。

与2015年的创客盛会相比,今年的活动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参展单位、参观人数上都有了可观的进步。“今年创客盛会的活动场地面积超过了6000平方米,活动期间,每天的人流量也达到了1.2万人次以上,受欢迎程度超出了预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为北京的创客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展示自己创意和设计能力的平台,激发大家的创意创新热情。”杨奥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为创客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之外,此次活动也是创客表达自身诉求的一个窗口。杨奥壹将此次创客盛会比喻成连接歌华集团与创客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了解创客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歌华将来还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合适的创投机会以及专业培训。”

在创新中传承中国文化

本次创客盛会不仅注重创意创新,还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创意市集中,3D打印皮影成为了一大亮点。参观者中不论男女老少都被现场精彩的皮影表演吸引了注意力,很多小朋友还亲自上手操作皮影,进行表演,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用传统的方法制作皮影,不仅程序复杂、效率较低,而且由于传统皮影的制作材料以兽皮为主,不利于环境保护。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皮影所使用的材料是聚乳酸,它是由从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中提炼出的淀粉制成的,绿色环保无污染。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皮影,将科技与艺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把设计师从复杂的加工工艺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跨界设计。”王文毅和张岩是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老师,他们为参加此次创客盛会做了精心的准备,3D打印皮影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在学校里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张飞3D打印’,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起天马行空地想象、一起设计创意作品,我们感到非常快乐。3D打印皮影只是我们众多创意中的冰山一角。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如何使用这种新技术来体现和传承中华文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与其他创客不同,作为教育者和未来创意人才的培养者,王文毅和张岩认为自己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上。“成立工作室,号召学生一起通过创意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的文化精神在年轻人中生根发芽,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以巧思关爱特殊群体

与其他展位相比,有一个展览无需维持秩序,参观者就自觉地降低了说话的音量,仿佛怕打扰到那份静谧与愉悦。在这个空间里,一切的美好都与接触有关:用手轻拍雨滴,光在雨滴间扩散;轻触彼此,乐音响起,四围因触碰而变得色彩斑斓。这就是今年北京创客盛会上展出的大型新媒体互动装置——《大雨、声音和发光体》,它是由SeeekLab联合清华大学创制未来实验室共同出品的,专门为自闭症儿童创作的新媒体互动装置。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一群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不喜欢和他人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也不理会别人握手的请求。我们想为这些孩子制造一个幻境,作为勇敢接触他人的奖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神奇’的体验激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去珍惜和渴望与人接触的时刻,去发现生命的美好。”田力是《大雨、声音和发光体》互动装置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创制未来实验室的执行主任。他认为创意设计是一项很神奇的工作,它能够让人们以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也重新了解了接触,其实自闭的心不仅仅存在于这些孩子中,它也藏于父子、姐妹、朋友甚至恋人之间。所以我们在这次创客盛会上展出了这个作品,希望让人与人重新经历一种无需言表的默契。”

为留守家庭创作《跷跷板计划》、为异地传情创作《智能书沙台》,再加上此次专门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的《大雨、声音和发光体》新媒体互动装置,SeeekLab作为一个专注于创意科技装置创作的设计团体,一直以来都坚持“用装置连接情感,用体验诉说故事”。作为一个诞生于中国本土的设计团队,他们在经历了挫折与挑战之后,让作品走向了国际,不仅展现了中国创客的精神面貌,也让全世界认识到创意设计在关爱特殊群体中的独特力量。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张 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