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做客“名家大讲堂”,现场读者爆棚

2016-08-29 15:36 北青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冯远征做客“名家大讲堂”,现场读者爆棚

28日上午,第14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活动进入高潮。离10点开讲还有半个小时,不少读者提早进场,抢占前排座位。读者中有连续7场“名家大讲堂”的忠实读者,也有一家老小的慕名而来的读者。有的读者一早从丰台赶来,还有从唐山来的忠实粉丝。他们都是为了能亲眼看看自己非常喜爱的主讲嘉宾和亲耳听听北京人艺著名演员冯远征老师关于《戏剧与生活》的讲座。开讲时,场内已座无虚席,甚至一些读者不得不站着听。如果“名家大讲堂”设有最佳人气奖的话,冯远征一定是实至名归。

戏剧的产生是精神上的需要

主持人一开始向冯远征提出这样的问题:“您希望今天这些朋友们听完讲座之后,发朋友圈回去奔走相告的是‘我听了冯远征的一个讲座’,还是‘我今天听到这么一席话,是冯远征说的。”

“肯定是第二个。话剧也好,戏剧也好,它首先要把编剧写的文字转化成形象,我们演员开始如果说接触一个角色,接触一个剧本的时候,我们也是从阅读开始的。”冯远征说,一切艺术都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但是一些艺术形式,比如电视剧,都是观众掌握着选择权。而戏剧则不同,即使是同一出戏剧,十年前和现在也有很大的改变,因为人在改变,生活富裕人的经历会让演员对人物的理解发生变化,戏剧的魅力就在于演员和观众一起成长。

“如果现在给你一个大哥大,只能接打电话,你们还要它吗?肯定不要了。人的生活需求随着物质和科技的提高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之后,需要的是精神生活。所以我说,戏剧是人物质生活稳定后,精神上的需要。”

中国的戏剧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作为可以和芭蕾、交响乐、歌剧、共享盛誉的艺术形式,如今的戏剧却低俗化了,这让冯远征十分痛心。“比方说在国外,如果一个人说我请你看一场话剧,真的给你的礼遇是相当高的,因为属于比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这种消费不是跟金钱挂钩,是跟精神挂钩。他在国外如果请你看话剧是对你很尊重。”而在中国,艺术变成了捞钱的工具。“戏剧实际上是不应该迎合的。”讲到这里,现场的观众频频点头,“看大家都点头,看来是因为对我们失望。”冯远征笑着开起了玩笑。

“但有个好现象是,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关注到演员的演技,探讨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演员。”谈到现在的年轻演员,冯远征表示,年轻演员需要批评,一味的热捧会让他们失去理智。“我们也曾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一代,锐气太强,表演经验不够丰富。当你没有形成风格,或是你没有打破观众心中的期待的时候,你就是需要批评的声音,这是好事。”

冯远征还和现场的读者进行了互动交流。谈到正在国内刚刚兴起的“少儿戏剧教育”,他表示很支持:“戏剧就应该从幼儿抓起,小孩子的游戏就是戏剧,小孩子玩打仗,玩过家家的时候,小孩没有怀疑自己手里把的娃娃是假的,这是孩子的表演天赋,做游戏就是表演天赋的爆发。其实中国的幼儿戏剧教育比成人戏剧教育简单,因为孩子会相信,会无条件地相信戏剧的内容和给予他的东西。实际上我觉得包括戏剧教育,我认为对一些智障的孩子和心理有病的孩子都能够治愈。”

许多读者纷纷表示,能这么近距离与著名演员冯远征老师互动交流,分享对“戏剧与生活”的理解及感悟,感到非常荣幸,受益匪浅,希望今后组委会能够多举办这样的、有意义的讲座。

冯远征“戏剧与生活”也是本届“名家大讲堂”最后一场讲座。在现场读者热烈掌声中,本次活动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