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胜区有序推进“十个全覆盖”

2016-08-29 11:53 东北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鄂尔多斯东胜区有序推进“十个全覆盖”

东方网8月26日消息:鄂尔多斯东胜区立足当前城乡统筹和农村“少、老、散、乱、差”的居住现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突出重点,以“大拆不大建、以户全覆盖、产村相结合、城乡一体化”为总体思路,统筹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确保村、组、户各个层面实现“十个全覆盖”。

2016年,东胜区计划投入6.6亿元资金用于东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确保完成1803户农村危房改造;343公里街巷硬化;124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以及100户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工程;实现新建40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3609人安全饮水;新建1所幼儿园;新建改造2处文化室;新建改扩建2处卫生室;打造连锁超市8个;村镇绿化43.8万株;整修农牧户5700户;环境整治7537户。

东胜区充分发挥城乡统筹发展优势,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十个全覆盖”的重要支撑,根据村社立地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构筑以农村电商、设施农业、特色种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业等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框架体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按照“网络入户、电商下乡、物流到镇”的工作思路,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更多像“泊江海邻帮农村电商扶贫互助服务站”等农村电商平台,线上推广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购买种子、肥料等农资产品和生产生活用品,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进城和消费品物流配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使农村电商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依托村社土地、水资源和周边设施等条件,借助农村电商、小区管家等电商销售渠道,打造“有机绿色”品牌效应,加快发展如罕台油坊圪台社日光大棚有机种植基地等设施农业;在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方面,以“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种植、肉牛、肉羊等种养殖业,形成以种促养、种养结合、休闲观光的新型农牧业产业链条。扶持好罕台镇专业养鸡合作社、郝家渠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实现合作社、农民与企业多赢;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依托我区农村毗邻城区的优势,借助九城宫旅游景区、秦直道旅游景区和鄂尔多斯广稷农耕博物馆等旅游景点,以创建“文化旅游示范村”为引领,发展沿旅游线和围绕景点的“农家乐”“休闲观光采摘”“家庭式农场”等旅游经济,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市民休闲半日游。

下一步,东胜区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大拆不大建、以户全覆盖、产村相结合、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组织施工,狠抓细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一是压实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坚持区级层面半月总结、每周调度、镇村每日调度,随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按时完工。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镇村实地进行督查指导。各分管、包村县处级领导、下派干部及驻村干部全部驻村蹲点,盯紧各项重点任务进度,遇到问题不等不拖,立刻协调解决。

二是狠抓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工程监理部门全程跟踪,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和有关规范进行安全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审计部门做好“十个全覆盖”相关资金的审计把关工作,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区规划、建设等部门派驻专职人员对各镇和各项工程进行全程规划指导和监督;交通、林业等部门派驻质检人员,全面加强对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三是自检验收,全力推进工程进度。成立由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4个督查组,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责任书的任务量、时间节点、任务要求等进行初步验收,并强化对各镇及相关单位“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通报及问责追究,确保6月30日前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工程效果。坚持“政府推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群众自主”的原则,按照区、镇、村三级“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办法细则,形成农户、管护队、村委会、镇、部门各负其责的“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管理成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五是坚持统筹联动,做好相关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城乡统筹发展优势,坚持“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同步推进,逐步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真正使农村各项工作取得综合实效。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朱贝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