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专家首获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16-08-24 09:08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八国专家首获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今天(8月24日),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始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顺义)同时、同地举办。而昨天,作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在京颁奖。今年,特贡奖评出19位获奖者,其中,新西兰、捷克、罗马尼亚、秘鲁、拉脱维亚、尼日利亚、沙特、格鲁吉亚8国首次有获奖人当选。

吉叶墨·达尼诺·里瓦托

Guillermo Daino Ribatto

秘鲁汉学家、翻译家。1979年以来,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研究和翻译,为中国文化在西语世界的传播做出卓越贡献。

玛琳娜·吉布拉泽

Marine Jibladze

格鲁吉亚青年汉学家,格鲁吉亚汉学家协会主席。承担了《实用汉语课本》和《精选格汉汉格词典》的翻译、编撰和出版工作,积极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金泰成

Kim Tae-Sung

韩国翻译家,积极向韩国推广中国文化,推动200多部中国优秀图书在韩版权输出,翻译出版铁凝、莫言等中国作家的100多部文学作品。

帕奇·亚当娜

Patricia Aldana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基金会主席。长年致力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全球推介和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推广,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出版《中国文化百科全书》表达敬意——吉叶墨·达尼诺·里瓦托

据介绍,继去年特贡奖的获奖人数由10位增加到20位,并首次设立青年成就奖之后,今年特贡奖再次评出19位获奖者,包括作家5人,出版家4人、翻译家5人、青年成就奖5人。其中,新西兰、捷克、罗马尼亚、秘鲁、拉脱维亚、尼日利亚、沙特、格鲁吉亚8国首次有获奖人当选。

获奖者吉叶墨·达尼诺·里瓦托1979年以来,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研究和翻译。他表示,生活在中国几十年了,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与日俱增,同时希望与世界分享他所理解的,于是撰写了30篇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章,三年前,他的代表作品《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一书出版,就是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敬意。

国外汉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声调——玛琳娜·吉布拉泽

获奖者格鲁吉亚汉学家协会主席玛琳娜·吉布拉泽介绍道,格鲁吉亚汉语热、“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引发更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中文学习。当地汉语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声调教学,在口语的发音上非常重视。“我的第二专业是国际关系,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发展十分重要。”

《静夜思》用韩文念也可以押韵——金泰成

获奖者韩国翻译家金泰成说道,自己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开始翻译工作,韩国与中国很近,但当时韩国出版界不太懂中国出版界的情况,所以他在中国逛书店,去了解相关信息。他翻译的书超过一百本,并策划了很多书。“我对中国文学的关注越来越大,过去15年在韩国当教授,很多学校也有中文系,但教授们写的论文很少人在看,于是我离开大学,专门做翻译,现在要翻译的书排了十多本,策划的工作也不怎么做了,专心翻译。在中国,很多年轻人喜欢看韩剧,也学习韩语,但他们可能不知道,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文字也与中文有关系,李白的《静夜思》用韩文来念也可以押韵。”

曹文轩作品征服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心——帕奇·亚当娜

获奖者帕奇·亚当娜是加拿大出版家,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基金会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受到广泛关注,她对此表示,该奖评委会成员来自于很多国家,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头一次获奖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比如BBC、《纽约时报》对此关注,曹文轩的作品有深度思想、同情心,展现了对贫穷儿童的关注,他们的挣扎、不容易,征服了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心,使这样一位作家全球知名,他的获奖,也将有利于更多传播推广中国作家作品。

北京晨报记者 刘婷

■相关新闻

国际出版论坛探讨“融合发展”

北京晨报讯(记者 刘婷)昨天,作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前的重要活动,2016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本届论坛继续采用主、分论坛结合的形式。论坛主题为融合发展的新前景。两场平行分论坛围绕少儿出版和科技出版两大领域,选择在少儿出版和科技出版领域成绩优异、代表性强的国内外出版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分别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少儿出版和“互联网+”时代科技出版与知识服务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探讨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内容生产和服务创新的方式方法。少儿出版分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少儿出版机构负责人和业界专家,集中讨论中国由少儿出版大国向少儿出版强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少儿出版与世界少儿出版在内容创新、融合发展、对外传播、阅读推广等领域深度合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提高中国少儿出版的国际传播力。科技出版分论坛将重点关注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内容资源优势与创新技术结合,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融合服务平台,如何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知识产品和服务工具,探索中国科技出版向知识服务的目标转型升级之路。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