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涵与当代启示

2016-08-19 09:06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历史内涵与当代启示 ——2016年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中红色主题剧目掠影

汪守德

“剧精彩,聚实惠”,是一个具有时代感的、逐渐喊响的口号,更是一个应予充分肯定的实际惠民行动。

继去年下半年取得成功运营经验之后,2016年,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根据本年度演出热点,又推出了全年重大演出项目板块,如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精品剧目展演、纪念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演出季、童心周末剧场。设置这三个板块的初衷在于集中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让宣传推广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引领观众形成新的观演习惯。

5月16日至12月31日,精心遴选的涵盖戏曲、话剧、儿童剧、音乐会、舞剧等艺术形式的100台优秀剧目接连上演200场。剧目内容之丰富,表演形式之多样,现场演出之精彩,值得广大观众期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推出了红色主题演出季,将其作为今年剧目演出安排上的一个重要板块,突出了优秀红色主题剧目所占比重。

众所周知,红色题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富矿,饱含着深刻的历史内蕴和丰富的当代启示,它非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陈旧,反而由于其对现实的有机延续,越来越显示出不容忽略而又耐人寻味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更何况,还有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内容、事件和人物是鲜为人知甚至前所未闻的,对其进行精心而深度的开掘,将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由于目前我们所掌握和运用的艺术表现样式相当丰富多样,故而在这一题材领域进行艺术创作的天地极为宽广,不少属于红色主题范畴的剧目都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选择其中的佼佼者进行演出,既是一种富于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的集中展示,又是一种形象有力、深入人心的宣传与推广,以此来满足和娱乐、引导和感染当代观众,进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比如浙江话剧团推出的话剧《谁主沉浮》,就是一部从源头上反映党的历史的作品。戏剧场景取自上海“一大”旧址,当年参加“一大”的15名代表作为戏剧人物悉数登场,这无疑使剧作具有了深邃的历史感。剧作站在现实的角度对革命历史进行透视,既再现了“一大”开会的进程及会议的主要议程,又带有当代反思意味,表现出早期朝气蓬勃的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面对苍茫历史、改变旧世界的气魄、思考与雄心,在历史的纵轴上对人物命运及中国革命的演变,做出富有启示性的关照与解答,使本剧成为一部思想深刻、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语言生动,有着较高戏剧审美意识的佳作。

而衡水市评剧团的评剧《火种》反映的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历史。本剧再现了1923年中共地下党员弓仲韬受李大钊派遣到家乡衡水安平县发展农村党组织的艰辛历程,虽然他领导开展的农民运动受到了封建和军阀势力的阻挠,但他面对重重阻力绝不气馁,在饱受封建势力压迫下的落后农村播下了革命火种,组建了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样一部记忆遥远革命历史的质朴戏剧来京演出,为首都观众奉献的是一场感动人心的红色视听盛宴。

在众多红色题材中,长征是魅力永存的一个。

在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舞剧《九死一生·长征》中,长征既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次艰苦卓绝的壮举,也是剧作主人公自身非凡的心路历程。该剧通过新颖独特的舞蹈、多媒体以及舞美设计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在对长征的解读和英雄的礼赞上,呈现了不一样而又令人动容的艺术特质。

中国评剧院的评剧《金沙江畔》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以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曲折动人的戏剧情境揭示了民族团结的鲜明主题,再现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起到了引导人们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发扬党的优秀革命传统的作用。作为一部重新排演的戏剧经典,《金沙江畔》在保留原剧的精彩片断和不同流派经典唱段的基础上,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对传统演出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

北京市曲剧团的新创曲剧《徐悲鸿》截取了主人公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个重要生活、工作和感情片段,揭示出这位著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家国情怀,反映其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达到成熟与巅峰状态,特别表现出徐悲鸿在“七七事变”国难当头之时,以巨幅中国画作品《愚公移山》表达中华民族觉醒奋起后坚韧不拔、团结一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热切期望和战斗精神。剧作融合了民族歌剧和西洋歌剧的理念和技法,并致力于美术与戏剧之间的契合,是一部具有浓郁中国意蕴和文化张力的作品。

国家京剧院复排的现代京剧《江姐》根据同名歌剧创排,虽然讲述的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与意味。剧作中的江姐是一个身兼革命工作者的坚强和妻子、母亲的柔情的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既感人至深,又催人奋进。

北京曲艺团原创的章回鼓书《古城暗战》以北平解放前夕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西情报站及北平城内各情报小组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故事。整部鼓书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表现了战斗在情报战线的革命者对党忠诚、恪尽职守、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品质和战斗意志,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多曲种的集中亮相给观众带去丰富的艺术享受。

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打造的大型环球经典音乐会《东方之声》则以爱与和平为基调,囊括了东方的特色乐器和经典曲目,将环球艺术和世界经典浓缩其中,以一种突破传统音乐会格局的形式全新呈现。音乐会包含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音乐,从战争发生前的一片欢乐与祥和切入,通过对比体现了战争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摧残,歌颂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一心、奋起反抗的斗争,展现出最终冲破黑暗、取得胜利的宏伟历史画面。

透过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中的这些红色主题剧目可以看出,北京市政府通过新的探索和组合方式砺艺惠民的良苦用心。在北京市演出公司的精心设计、运作与实施下,这一创新性机制渐趋健康与完善,渐渐实现了其目标——整合剧团和剧场资源,加强剧目的市场运营和宣传推广,带动更多优秀剧目走进市场,让观众观赏到更多的舞台艺术佳作。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无疑是一项值得长期坚持与实行的措施。

(作者系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汪守德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