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记者从上海读客图书了解到,畅销书《余罪5》及《余罪1-5》套装,上市不到一个月,因编校质量问题将全部被出版方召回。保守估计,此次召回的“余罪”从7月4日上架,26日下架到8月15日重新上架,不到一个月,损失以百万元计。
有编校错误的《余罪5》
上市22天 急下“召回令”
上个月出版上市的《余罪5》受网剧影响受到关注,然而这本首印10万册的《余罪5》却体验了出版界的“召回令”。记者注意到,在这本书上市的第22天,各大电商平台中《余罪5》和《余罪1-5》套装页面消失,图书被下架,只有第三方店和电子书在出售,各地面书店也找不到它们的影子。
在与出版方上海读客图书核实相关信息时,有关负责人表示,《余罪5》在刚上市时,有读者反馈《余罪5》中存在编校错误,经过检查核实发现是由于公司管理不善,编辑没有按流程操作,以致出现多处编校错误。最终,出版方作出决定,召回全部《余罪5》《余罪1-5》套装图书。
这套书在7月4日网络书店首发,7月25日读客图书召开紧急会向渠道发布下架通知,7月26日网络书店就全部屏蔽,停止发货,地面书店和机场书店也同步开始召回。
记者注意到,目前《余罪5》统计出来的错误共19处,主要是漏字问题,像“继而 着脸”空白的地方应该有个“臭”字;“我是怕你不想 这趟浑水”空着的地方应该有个“搅”字。根据统计,差错率为万分之零点五六(0.56/10000)。而国家规定,差错率小于万分之一的为合格,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出版单位要在30日内收回,改正重印后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
损失百万计 召回后化为纸浆
虽然我国的图书召回有先例,但如此大规模的并不多见。一般出版界的召回分为“监管部门要求召回”和“出版机构主动召回”两种,而国内有记录的图书召回,码洋金额大多未超过50万元。但此次属于后者,是主动发出召回令。
记者了解到,《余罪5》首印10万册、《余罪1-5》套装首印3万套,总金额近千万元。数量之巨,给召回工作带来了困难。在召回通知发出之前,《余罪5》每天仅网络销售就超过1000册,定价高达192元的套装日销超过300套,销量不断攀升。随着《余罪5》和套装在网络第一时间被屏蔽或下架,《余罪》前几本销量同样受到波及,销量下滑惨重。
纸质书的下架也同样影响到正处于上升势头的电子书,曾创下单月销售近40万元的电子书如今已经在排行榜上大撤退。“从7月4日上架,26日下架到8月15日重新上架,不到一个月,我们的损失是以百万元计算的。”
“库存图书我们全部转为残损书,第一时间停止了配货,逐一排查未发货的订单,已经装车发货在途的全部通知提回,然后会化为纸浆。”据读客图书有关负责人介绍,读客图书编辑部正在重新审校、重新排版、重新出片核对,第一时间处理《余罪5》,在两周时间里完成了审校、出片、印刷、入库等流程,力争在3周内重新上市。
不过面对分销到全国1043家书店及库房的召回工作有些难度,除了需要一家家地跟进落实召回工作,还有一些店家反馈这书卖得不错,同意换货,但不配合下架。
否认炒作 给书拍照可以换书
“余罪”这两个字自打进入公众视野一直干着吸引眼球的事,这次大规模主动召回依旧创下了图书出版界之最。对于这样的做法,有关炒作、博噱头的说法也逐渐浮出水面。
对此,正忙于召回事宜的读客图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召回是我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主管机构要求,作这个决定很艰难,损失巨大,连新华书店收到消息的负责人都说这种事是第一次遇到,谁会用这种方式炒作?”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图书价格体系与销售体系走的是不同的模式,电商和实体书店的价格不一样,所以执行起来问题不少。”
针对召回读客图书表示,从各平台购买的书可以通过平台退换,如遇困难,“只要读者拍个图书照片,写明地址,我们会把书寄过去,最大程度地方便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