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根据已故剧作家阎肃同名歌剧改编创排的现代京剧《党的女儿》,昨天正式建组排练,9月29日,该剧将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虽然此前北京京剧院和上海京剧院分别以《党的女儿》和《映山红》再现过这一题材,但此次的编剧李莉表示,“这将是一次在阎肃歌剧基础上的改编。”
现代京剧《党的女儿》从2014年开始策划,于2015年正式启动。歌剧《党的女儿》的作者阎肃作为京剧的总策划之一,曾为改编提出了很多建议,并表达了希望京剧能大胆创新的愿望。据悉,京剧《党的女儿》以江西为故事发生地,描写红军长征期间,白色恐怖下的普通共产党员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建立基层党组织,坚持斗争,最终年轻的基层女共产党员为了完成革命任务,为了坚守信仰而献身。全剧分为“绝地生还”、“谁是叛徒”、“翻云覆雨”、“杀机昭然”、“情深义重”、“夫妻对峙”、“生死抉择”七个段落,不仅再现革命低潮时基层党组织的战斗生活,更将塑造江西革命老区老中青少四代基层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形象。
之前,主创团队来到革命圣地江西南昌、瑞金、兴国、井冈山等地采风,走访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二苏大”旧地、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红井革命旧址、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兴国革命烈士陵园、潋江书院、长冈乡调查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等地,采访了解历史细节的相关人员,与党史研究人员座谈,收集历史文献、口述史录音、录像资料等,并现场聆听了原生态兴国民歌,为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在导演杨小青的率领下,付佳、郭霄、查思娜、田磊、李博、王越、胡滨等年轻演员,将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现代题材,整个排演过程,党史、京剧界专家将坐镇把关。据导演杨小青介绍,作为一次在歌剧基础上的改编,人物和故事走向都不会有改变,将以田玉梅为主线,以娟子为燃点,以马家辉为陪衬,重在情感浓度。“京剧的形式感是很强的,但现代戏又必须是个性化的,太写实难免格局小,但重形式又会假大空,因此要在崇高与真实中找到一种形式和方法。也就是要用史诗剧铺陈背景的崇高,又要在叙述中聚焦人物,更走心地开掘人情人性。”而在音乐中,那首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将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始终,采风时发现的兴国小调也将融入其中,此外,国家京剧院还将借该剧建立一支自己的管弦乐队。
新闻内存
《党的女儿》从电影到京剧
195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主演的《党的女儿》在全国公映,该片改编自王愿坚的小说《党费》,描写1934年红军北上,桃花乡的共产党员李玉梅死里逃生,继续展开斗争,不料其丈夫马家辉叛变,夫妻决裂,最后,玉梅被捕英勇就义。影片公映后,又有一些地方戏曲剧种将其改编成淮剧、黄梅戏等。而王愿坚的小说《党费》也曾列入中学语文教材。
1991年,原解放军总政歌剧团首次演出由阎肃编剧、王祖皆和张卓娅作曲的歌剧《党的女儿》。该剧延续了原著小说《党费》和同名电影的主题思想,描述的是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之后,在江西省苏区杜鹃坡,女共产党员田玉梅与群众七叔公、桂英成立三人战斗小组,与叛徒马家辉及白匪军斗智斗勇的事迹。最终,田玉梅为了拖住敌人,掩护交通员把情报送给游击队被白匪军抓住。田玉梅豪气凛然,视死如归,怀着必胜的信念慷慨赴义,她那不朽的精神化作满山盛开的杜鹃花绽放在杜鹃坡上。
歌剧《党的女儿》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的核心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万里春色满家园》等感人至深,也经常在各大声乐比赛和音乐会上演唱。歌剧《党的女儿》的成功,又掀起一波改编的热潮,不禁有电视剧《党的女儿》出现,也有晋剧等地方戏曲的改编版本演出。北京京剧院在1992年排演过京剧版本《党的女儿》,当时阎肃应京剧院的要求将整部作品浓缩为一个小时左右,由王蓉蓉主演。文/本报记者 伦兵
相关新闻
京剧青年教师进修
“回炉”念白身段锣鼓经
关键词:京剧青年教师 基础知识 武戏
本报讯(记者 郭佳)有感于当今京剧生态的诸多瓶颈多源自于教学层面的顽疾,由原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刘长瑜力推的青年教师进修班,今年暑期再度如约而至——昨天,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第五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正式开班。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来自全国15所院校、3个边远地区院团共计100多名学员,将向20位导师学艺问道。
虽然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行班”取得的成效还难以说是否已波及舞台层面,但该班已经在全国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中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应,成为中青年教师的充电站。本届高级进修班依旧是在文化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玉珍接棒刘长瑜出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继续以京剧传承为己任。
据悉,本届高级进修班在前四届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和拓展:增加了中青年教师教学“应知应会”专项培训的内容,以讲座的方式对学员进行集中培训,由陈国卿、于万增等导师围绕“京剧念白”、“京剧身段”、“京剧锣鼓经”等内容进行讲析,以提高学员对教学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其次是针对当下武戏的现状,加大了武戏的教学比重;同时首次增加了京剧容妆的教学,由马静老师教授京剧旦角化妆的技法。
20位进修班导师阵容可谓行当齐全、群英荟萃,其中有老生行当的陈志清、杨乃彭,小生行当的萧润德,武生行当的李景德、杨少春,青衣行当则会集了杜近芳、王志怡,花旦名家刘长瑜,老旦名家王晶华,武旦行当的刘琪、叶红珠,花脸行当的李长春、罗长德,丑行的黄德华、张少华,司鼓苏焕学、李朝贵,以及“京胡圣手”燕守平,陈淑芳则将协助年事已高的杜近芳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