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走上数字化道路,推出数字专辑,从2014年第一个“吃螃蟹”的周杰伦到几天前刚刚发新专辑的田馥甄,数字专辑已成不少歌手的首选。数字专辑推出的短短几年,给唱片公司、互联网平台、歌手、听众带来了不少变化,而这种变化在业内人看来已经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
数字专辑大行其道?销售额已破亿
自从2014年年底,周杰伦通过数字渠道发行了他的新专辑《哎呦,不错哦》,数字专辑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歌手所接受。
QQ音乐透露,在过去的18个月中总共为40多位歌手发行了数字专辑,发行数字专辑数量超过2000万张,销售额突破1亿元。
阿里音乐在几周前,也曾发布公告称,50天内,阿里音乐数字专辑累计总销售额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高速增长中。
7月11日,周杰伦带着《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在北京举办发布会,现场宣布新专辑在发片不到36小时里总计销售数字专辑突破100万张。
6月8日正式开售的EXO全新专辑《EX’ACT》,开售一小时突破10万销量。五月天、田馥甄等大咖也都纷纷发布数字专辑。
QQ音乐数据显示,他们曾在6秒之内卖了10万张数字专辑,16天卖了300万张数字专辑,付费用户数到2016年已经超过1000万用户。
网络平台从“研究一下”到主动联系内容方
亮眼数据的背后,音乐产业也因此有所改变,内容生产方、平台方都因此获益。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互娱副总裁杨剑讲了一个故事,“大概五六年前,互联网用我们的音乐老不给钱,有的平台稍微给一点。当时QQ音乐的总经理吴伟林上任第一天就问哪些唱片公司在告我们,下面的人说华谊音乐,吴伟林打电话说不要告了,我们要开始付正版音乐费用了。如今,鹿晗的专辑敢投八位数,证明互联网的版权方面已经有生意可以支撑唱片公司做这个投入了。版权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
福茂唱片新媒体及著作权公司总监陈晓芸称,以前与互联网平台谈合作,要么对方根本不跟你说话,“不管谈到什么话题,他永远说是是是,谈到版权费,对方就说把歌单先给我们,我们研究下看看。还有一种是滔滔不绝,不停给你讲他们公司的理念、政策,等问到版权问题,又说要研究一下,最终都石沉大海。但是,这几年平台有了变化,每个平台都开始举办音乐盛典,开始主动联系我们问最近有没有要推艺人,可以和活动结合,开始很积极帮我们。”平台方和内容方开始站在了同一战线。
华纳音乐中国数位部总监胡浩则肯定地表示,2015年是音乐行业从量变到质变转化的关键阶段,他透露:“这一年数字音乐的收入已经占到音乐行业的45%,而相对来讲,实体音乐的销售占比仅为39%。全球音乐行业在2015年收入达到了150亿美元,其中数字音乐收入已经达到67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10.2%。”
盈利模式刺激艺人重视唱片制作,吸引人才回流
在盗版横行的年代,歌手发唱片无法赚钱,只能依靠成名后开演唱会、参加综艺节目、走穴获得经济回报。陈晓芸称艺人早期把发行唱片视为必要付出的成本,“他们觉得发了这个唱片之后,需要靠唱片后面的走秀、商演、演唱会才能产出价值,每年时间到了就该发唱片,唱片是否好,他们并不太在乎,只顾后边的走秀。”如今这一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陈晓芸透露,今年4月底公司发行了张杰的数字单曲,如今销量已超过147万张。“因为有这样子的成绩,所以我相信也会刺激很多的艺人更重视未来的唱片的制作,尤其像阿黛尔根本不喜欢演唱会,这个付费市场会带给歌手很大改变。”
陈晓芸进一步表示,“为什么这几年产生不出好歌曲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整个市场的萎缩,过去这几年,很多词曲作者、编曲、制作人纷纷离开这个圈子。网剧这么流行,我们部门有人也被影视公司挖走了。当这个产业产生出真正价值来的时候,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到音乐圈,这是很正面的刺激。”
QQ音乐高级产品总监计鸣钟称,曾有一位用武汉话唱民谣的音乐人,非常小众,不过其歌曲在网络上架后,也有粉丝付费购买,虽然只有几千块收入,不过这位歌手很振奋。“我们做数字专辑,也是想一定先做标杆案例,让大家看得到目标,正版音乐售卖能到这样的程度,让所有人通过这种模式在这里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