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民代表作《水月》时隔九年再次来京

2016-07-27 08:16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高分考卷”期待考官眼光再变化

了解台湾云门舞集的观众,无人不知《水月》。这部林怀民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巅峰之作,在时隔9年后,将再次来北京演出。7月26日,云门舞集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林怀民,在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学生座谈。他回忆,这部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配乐的作品,堪称是他利用巴赫音乐的一次“高分考卷”。时隔9年,观众的眼界在变,他期待这份考卷可以迎来更多变化了的目光。

时光回到1998年,正在探索东方舞蹈美学的林怀民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德国慕尼黑的一间排练厅里,练习舞团摸索出来的“太极导引”训练方法。排练厅里飘着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林怀民“跟着音乐乱编”,他表面镇定,内心却“很害怕”,“因为巴赫的音乐不是给你玩儿的。”当晚,他和朋友们漫步慕尼黑街头。他见广场上摆着一排镜子,正映着自己和舞者的身影,“一下子就想到了‘镜花水月’这个灵感,我就赶紧问,能不能在舞台上也用镜子?也用水?”

第二年,林怀民带着《水月》到柏林演出。“还是很害怕,因为那里是巴赫的家啊(巴赫晚年住所莱比锡距离柏林非常近)。巴赫之于德国人,就像《茉莉花》之于中国人。我感觉好像在面对一次音乐考试。”演出结束后,擅长演奏巴赫音乐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冲到后台,嘴里一直喊着“太棒了,太棒了”,林怀民这才长舒一口气,“考试通过了。”

岂止是通过了,《水月》后来被东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完美演绎了巴赫作品,堪称“高分考卷”。当有德国观众问林怀民,“你为什么用我们的音乐来创作?”他理直气壮地回答:“对不起,巴赫已经在我家起居室住了20年了。”

尽管 “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这句佛家偈语,让人不免联想这是一部有关佛教的作品,但林怀民说自己并无此用意,“它其实是中国山水画的横轴,一幅画卷一点点缓缓打开,像旅行一样。它寄托了我内心对安静的渴望。”

伴随频繁来京演出,观众对林怀民的熟悉和理解也与日俱增。但他认为这不是针对哪一位艺术家的改变,“这是社会的改变。观众们的视野不一样了,所受的艺术教育不一样了,我期待着他们不一样的眼光。”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李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