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了3A招牌 南锣京味儿文化聚人气

2016-07-26 09:0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京味儿文化聚人气

采访地点:东城区南锣鼓巷

周六(7月16日)清晨,南锣鼓巷南口牌楼下,已人潮涌动。

湖北游客胡女士领着儿子,逐字念着铜牌上的“南锣鼓巷介绍”:“全长786米,宽8米。南锣鼓巷与元大都同期建成。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两侧各对称分布着八条平行胡同呈‘鱼骨状’,又如同一条‘蜈蚣’。”

“咱们去看哪里呢?”儿子问,胡女士也不知道,“走走看吧。”

“看来介绍还得再详细些,地标也要再醒目些才好。”一旁,北京地铁南锣鼓巷站值班站长白文轩边念叨,边在本上记了几笔,然后顺着人流往胡同深处走。虽是公休日,但白文轩正常上班,来踏勘站点周边变化,以便在站内给乘客指路。

这样的踏勘,每隔一段时间,白文轩都得进行一次,他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南锣鼓巷的变化。

今年春天,南锣古巷自请摘了3A级景区资质的金字招牌,暂停接待旅游团队,进入“散客时代”。“这不是将生意拒之门外吗?”有些人不理解,白文轩却为其叫好。

“原来跟胡同里说话,得扯着脖子吼。”白文轩摇摇头,他觉得那种热闹,不像老北京的味道。“现在没了导游小旗、喇叭,没有赶场的团,虽然还是人多,但三五成群,热闹得安逸。”

走到雨儿胡同,白文轩在一块招牌前停住了,“开始有人打听这儿了”,白文轩边说边记。

招牌上写着“非遗博物馆 免费参观”。大约一年前,博物馆请来15位非遗传承人集体入驻, 为南锣鼓巷聚京味儿。

博物馆每天早9时开到晚9时。一进门,北兴胡同6号、东四南大街75号……各式各样的老街牌钉了满墙。

馆长阿龙穿着红色T恤,跟游客聊着天,“老北京,那一年四季都有吆喝声,也有些买卖不出声儿,统称‘八不语’:行医人拿‘串铃’、卖药人拿‘指铃’……”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博物馆一层,制作毛猴的手艺人手脚麻利,玉兰花骨朵做身子,知了壳做头和四肢,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抓耳挠腮。一位小男孩央求着父亲买一个,“我也要学做这个”。

一年前,这里差点被规划为一座小吃城,预计年盈利一千万元。现在,这里一年赔两百多万元。“但是值,京味儿给胡同聚了人气,有了人气,未来不愁没发展。”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说。白文轩听着,不断点头,“人气里就是生意。”

不仅没开小吃城,这条胡同还先后清退了70多家低端餐饮店。白文轩说:“您瞅,现在没有端着臭豆腐,举着羊肉串的了,胡同地面不油腻,这味道也不难闻了。”

胡同深处一家咖啡厅,一盆绿植摆在角落里,晨露未干。落地窗旁,支了块黑板,老板正在介绍中国文字。

东棉花胡同,有戏剧社演出;蓑衣胡同,有传统手工盘扣课……胡同里的商铺都在文化上做文章。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坐下来,听一听中国文化。”咖啡馆老板说,“在甲骨文里,心和思就差一个点。有了这点,就有了想法。”

南锣鼓巷,正在努力补上这一“点”。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刘冕 王天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