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如何绕开滑铁卢

2016-07-25 08:1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创作者如何绕开滑铁卢

也许,每个影视圈内人都有会被一部烂片拉下神坛的可能。在这条通往滑铁卢的路上,一直人流不绝,最新的上路者包括,《爸爸去哪儿》的前任总导演谢涤葵,转战内地做网综的小S,以及致力于在260集里彻底毁掉你童年的葫芦兄弟。

引进自荷兰热门模式《The Phone》,六大男神加盟,好莱坞大片式拍摄风格,《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辞职创业执导的首档电视真人秀……顶着以上光环,一周以前真人秀《我们战斗吧》开播。

单从节目本身考虑,本该开门红的头两期硬伤实在太多:开场的宣传片,王凯不在,首期节目过半,井柏然没露面,一开始就阵容不整;从游戏设置讲,原版《The Phone》的任务多是特工式的,大量的高空、爆破、烧脑元素。到了“战斗吧”,爆破得天摇地动是后期配上去的,烧脑成了工作人员提示加队员的连蒙带猜,高空是真的有,两期节目出现了三次,恐高的杨烁两次中招,是他真的运气差还是节目组的故意编排?其实从人物情感线索看,杨烁确实是两期节目的关键,三次被兄弟背叛,最后仍然不计前嫌出手相救,一个人托起了一整集剧情的推进。只是兄弟情需要培养,更需要大量剧情铺陈才能被观众认可,你第一期就开打兄弟牌,是不是太着急?此外,跟《极限挑战》一样,“战斗吧”也安排了不少路人入画,只是这里的路人个个都是潜伏的工作人员,他们有人负责接送艺人,有人负责挨一巴掌再跟你整两盅,还有人要在王嘉尔吊在铁索中央时,一把一把拉他到对岸……有些事落在别人后面并没错,但落在后面还没人家玩得好,就是错处。

和“战斗吧”处境相同的是转战网络综艺的小S。原来和大小S之前的节目《大小爱吃》差不多,找一个嘉宾做做菜,顺便聊聊八卦。只不过,《大小爱吃》菜和八卦是真的有,《姐姐好饿》要啥没啥。

30分钟的节目就像被黑客动过手脚,刚上场小S和黄渤没说两句,下一秒两人已经换装开始做菜;做着做着菜,萧敬腾突然蹦出来推介青岛大虾;开始访谈,两人表演对视,还没等你看清楚,小S合身扑向黄渤,念起了广告……内容如此凌乱,据说是因为剪得太狠,毕竟有《吐槽大会》下架在前,谁都不敢在尺度方面再做试探。不过,你不让嘴上试探,小S还可以身体力行。节目中,她一言不合就摸胸、抱大腿、啃洋葱、闻臭脚、躺地上摆POSE,30分钟不长,你却能见到12年里“康熙”用掉的老梗,这是奇迹还是遗憾?

至于《葫芦兄弟》,13集的故事活生生抻出260集,老版的水墨风格、手工绘画,替换成电脑二维动画、复制粘贴,诚意在哪里?不要总拿“小孩子喜欢”当借口,旧版《葫芦兄弟》能做到老少咸宜,为什么新版反而“只能给小孩子看”?

之所以说以上诸位遭遇了滑铁卢,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努力跟不上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而恰恰在于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却没做好最基本的功课,环节设置、镜头语言、访问技巧、制作水平、创作能力不进反退,令人失望。

如何绕开滑铁卢,忠告一直都有。比如导演李安在上海电影节上的讲话, “抢明星,抢资源,却不在观众品位、欣赏素质、文化强度厚度上下功夫。而这些都是要做筑基的工作,比如编剧、故事的处理、对戏剧冲突、对表演的要求等,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处理……”这番话是说给电影人的,但同样也适合电视和网络从业者。

当你们还在计算自己以往的作品、人望能拉来多少资源、吸引多少资本注入时,请记得李安的启示:手艺,才是创作者安身立命的资本。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祖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