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夕,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皮影剧社在北京市少年宫演出的皮影舞台童话剧《七颗钻石》,让观众耳目一新。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童话,现收录在北京小学生课本里。
每周二、四下午,皮影剧社开展活动一个半小时,学生们在老师沙艳杰和于平的组织下,一遍遍排练课本剧。皮影表演,操纵是关键,讲究相互配合、有序协调、忙而不乱。四年级学生刘铠宁、李延龙等操纵手反复练站位、走台、角度,从而使皮影以生动、完美的造型投射到幕布上。同时,刘铠宁还兼职配音,为童话剧中的鱼、狗、人念旁白,每个角色的配音都各有特色,惟妙惟肖。
“别看现在学生们操纵皮影娴熟自如、准确到位,当初可下了不少功夫。”指导老师沙艳杰说。两年前,学校皮影剧社刚组建时,学生们除了学习中国传统皮影知识外,每人还领到一双一次性筷子,练习“掰杆”。这是操纵皮影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孩子们在学校练,回到家里也练,直到两根筷子能在手上自由、准确地转换、挪移。半年后,皮影剧社的十几名学生都能在幕布后灵活自如地操纵皮影,让各种角色“动”起来、“活”起来。
“皮影进校园、戏剧进课堂,小学生能在娱乐中学习戏剧元素、接触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习语文和了解文学的兴趣。这对学生是一种快乐,对老师的教学则是一种帮助。” 创办学校皮影剧社的吕秋影老师感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