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乡村生活图景》,实际上基于很多年前一个晚上我做的一个梦,在梦里面,我正走过以色列最古老的犹太村庄之一。
这样一个村庄比以色列建国的历史要久得多,在我的梦里,这个村落是空旷的,到处都是空旷的,包括田野、农庄,房屋,所有都是空无一人的。
在我的梦里,我在寻找某一个人,我现在记不得了,但当时做梦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可能是要找一个女人,突然梦做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成了别人要找我,所以我要逃跑,要藏起来,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记不得这个友人是谁,也记不得我要逃离的敌人是谁。
就是在那天早上,我作出了决定,我的下一本书就要把它布局在这样的村落里边。
我也知道这本书应该是关于失去和得到、搜索和藏匿的书,但我最开始时也没想好,我这本书是要写成长篇小说,还是一系列短故事的集合。
在我的一生当中,我都是愿意妥协的一个人,我跟我夫人结婚56年了,所以我一定会是很会妥协的,所以这本《乡村生活图景》也是一种妥协的产品。
我忘了我到底忘了什么
《乡村生活图景》里包括了8个短小的故事,但是大家也可以像长篇小说一样去阅读它。
之所以能按长篇小说来读它,因为这8个故事里面的7个都是在同一时间段、发生在同一个村子里的,读者会发现其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会在另外一个故事中出现,只是他成了配角。所以你看完故事4,再去看故事7时,突然会觉得:这个人我认识的,我之前见过你。
我知道一本关于梦、失去、藏匿、寻找和搜索的书,并非是以色列人所独有的经历,我也希望这是一种普遍的经历。
我希望每个读者都能给自己提这样一个问题:我的人生当中有没有遭遇过这样一个非常痛苦的失去呢?我的人生当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呢?我是不是人生当中也有想要逃离的经历呢?我有没有在生命当中不断地去搜索某一个人呢?
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它像魔法一样,让你感觉说,我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但不知道丢的到底是什么。
人可能始终在寻找,但始终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
很多年前,我在某个地方做一个公开的读书会,我记得我读一段书,人们就给我鼓掌,然后我就离开了,两三分钟之后,我回到房间,说:我忘了什么东西。
房间里有一个人跟我说:奥兹先生,你到底忘了什么东西,我们帮你找一找。
我说:我忘了我到底忘了什么了,我相信在座所有人可能都很熟悉这种感觉。
我们忘了一件东西,然后又忘了自己到底忘了是什么,但是我们一直都会记得这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我这本新书《乡村生活图景》想带给大家的。
不同梦想可以共存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历史,有它的地理、人口和它的政治,但以色列不是,以色列是从梦想中诞生的,可能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不立足于历史、地理、政治和人文的国家。
在以色列建国前,一个犹太人的国家是写在一个欧洲小说家的作品里面的。特拉维夫成立前十年,这座城市没有一块基石,只是空旷的沙漠上布满沙子,还只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作家的一个作品的名字。
书籍可以旅行得很远,它们可以创造现实,它们可以影响现实,以色列是从梦想开始的,就好像我这本书,也是因为做梦才写出来的。
但以色列不是建于一个梦想之上,而是很多的、不同的梦想之上,有一些梦想甚至彼此矛盾。
为什么以色列的创始人有那么多不同的愿景,那么多不同的计划,还能让以色列成立起来呢?这就好像是一座建筑物,有不同的建筑师,每个建筑师都有不同的蓝图,这样建出来的房子是会倒塌的,可事实上它没有倒塌。
这是因为,不论有多么不一样的梦想,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一百五十年之后,几乎所有的梦想都仍然鲜活,它们可能有所改变,但仍然鲜活,有一些可能变得更加实际,也有一些梦想更加理想化,但几乎所有的梦想在今天的以色列社会当中都仍然存在。
我不希望所有人都接受我
以色列有8百万人,这就好像有8百万的总统一样,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公式,认为用这个公式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每个人一直都在跟其他人宣讲,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倾听,我有的时候愿意倾听他人,这就是我赚钱的方式了,我作为一个作家,我的工作就是倾听其他人的故事。
我在以色列听到很多东西,我本人一点都不喜欢,在以色列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也有很多人一点都不喜欢我。以色列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些“亲戚”认为我是这个大家庭的耻辱,我也有时因为跟他们身处同一个大家庭当中,感到耻辱。
但是这没有关系,我很喜欢以色列的多样性,我很喜欢不同的声音,我也不希望以色列犹如一个独奏的演唱会,我希望它是一个各个乐器合奏的音乐会。
如果有人找到我说:奥兹,我找到了一个魔术一般的解决方法,可以让以色列的每个人都喜欢我的方法。
我会说:谢谢,我不需要。我也知道我在以色列是属于少数意见的人,我是不是想让我的想法被大多数人接受呢?当然想,但如果问我,想不想我的想法被每个以色列人接受呢,我会哦,天哪,绝对不要这样子。
犹太文明重在独立思考
上千年以来,犹太人的文化就充满质疑和争议,我们不是很尊重权威,有很多独立的思考,很多的批判性的思考,很多对于价值的思考,这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犹太人在他们的整个历史当中,永远不会只有一个教皇,每个犹太人都觉得我自己的想法更好。
我们好为人师,我们从小到大受教育的方式就是:每一块石头都要把它翻来覆去地看,可能这里面会有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地平线。
犹太文明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这种文明就是批评他人和自我批评的一种文明,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犹太人,包括斯宾诺莎和卡夫卡,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个清单我可以一直说下去,大家如果阅读他们的自传的话,会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之父,但这些伟人又背叛了他们的思想之父。我相信,这就是创造力的源泉。
父亲可能对小孩子说:听我的话,这就是事实,几代人都遵从这样的事实。但孩子有时会说:是的,我知道每个人认为这就是事实,但是我自己想要试一试。
这个就是我们的一种反叛,这个可能会带来愤怒和反感,但就是这样一些人会改变世界,他们会通过宗教或通过科学改变世界,通过文学通过艺术来改变世界,通过哲学通过经济改变世界。
有好奇心的人更善良
我个人信仰的是好奇心,我相信人人都知道,好奇心对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非常重要,但是我个人想说:好奇心还是我们所有人崇高的道德之翼,我一直都相信,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会比那种没有好奇心的人更善良。
为什么我这么看?因为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会追问自己:如果我不是自己,我是这个人或者我是那个人会怎么样呢?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是不是也会成为整个世界的耻辱呢?
有什么样的事情会伤害你,就有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高兴。好奇心有时会把我们转变成另外一个人,但这不是把你的存在全部抹除,而是把你的视野做一个拓展。
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会成为更好的父母,会成为更好的合作伙伴,有好奇心的人并不仅仅会成为更好的学生或更好的学者,我要说:哪怕是在路上开车,有好奇心的人比没有好奇心的人,开的也更好。因为有好奇心的人可能会问自己,那个路上的傻子接下来会做出什么傻事?对于司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有好奇心的人也会成为很好的爱人,正是我本人的好奇心,让我成为了一个作家。
生活没有结局
在《乡村生活图景》这本书中,每个故事都没有结局。原因非常简单,我们人生当中有很多的故事是没有结局的,就是开放结尾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结尾的故事。
去世的时候可能是一个结局,但是不是这样的,我不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回答死亡到底是不是一个结局,我们所有人,将来都会知道死亡的答案是什么。
人生当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有一对夫妻结婚10年,离婚后再也不见面,你觉得这就是结局吗?这绝对不是结局,因为他们内心总会关怀另外一个人,或者他们有一个孩子,他们都会爱这个孩子。一个人在工厂上班,有一天他被开除了,这是故事的结局吗?这个也不是,因为这个人内心深处会为了这件事情痛苦很多年的,对于开掉他的老板,他有时梦里也会想起这个人。
如果你问我结局,那么你就要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结局?只有好莱坞的一些非常不好的电影会有结局,就是两个人结婚之后,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或者是把所有的坏蛋都杀掉了,整个世界就美好了,或者说侦探抓住了罪犯,把他投到监狱里面,整个世界就美好了。但这并不是结局,对于侦探不是,对于罪犯也不是,对于结婚的那对夫妇更不是。
故事是没有结局的,至少我本人接触的故事是没有的,当然,有一件事我还要等着将来亲身验证一下,那就是死亡,但我不着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可以再多等一等。
陈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