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近日,由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发起的首届中国——中东欧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办。论坛围绕“我们共同的未来:创意产业与文化贸易”的主题,交流和研讨了双方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作为“16+1”机制框架下第一个关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一论坛填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在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合作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深化,而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行动指南》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2016-2017年文化合作索非亚宣言》的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在加深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流与合作中日渐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上,塞尔维亚文化和媒体部部长伊万·塔索瓦茨首先发表致辞,肯定了首届论坛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他也表示十分期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随后双方代表发表了一系列主题演讲,分别就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在双方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合作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塞尔维亚戏剧学院教授伊万娜在演讲中强调了文化产业合作的重点是开展年轻人才的培养;马其顿共和国文化部国务参事认为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与中东欧进行文化产业合作时的前提与重点。
为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领域的深入合作,本届论坛还开设了不同的专题,对具体合作领域进行了探讨。其中,广播电影电视产业是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有多部中国电影、电视剧在中东欧国家取景,双方在电影电视产业方面的交流不断深入,前景广阔。对此,来自中国电视总公司、华谊兄弟等国内影视公司的代表与中东欧国家相关影视机构的代表进行了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影视制作方面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双方可以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此外,随着双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演艺、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业门类的交流也潜力初现,不断深化。对此,双方代表一致认为,虽然在这些产业门类中的合作还不多,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点门类,未来在演艺、设计、动漫等领域的合作必将越来越多,现在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资源梳理、平台搭建等准备工作。同时,中东欧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博资源,在这方面,双方合作和交流的空间也十分巨大,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一领域有望成为双方在文化领域合作的一个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论坛还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加深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间的了解,拓展了双方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由国家文化贸易学术平台编撰的——《重新发现:中国—中东欧十六国文化创意产业概览》(汉英对照)在本届论坛上发布,这是国内首部聚焦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学术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由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文化产业》也在论坛上进行了首播,更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为中东欧国家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产业打开了一扇窗。
论坛最后,双方代表一致认为,在中国——中东欧“16+1”的合作机制下,本届论坛加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相互了解,对文化贸易领域学术与产业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搭建起了互信友好的务实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此外,在本届论坛上,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还与塞尔维亚国家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签署了《中国—塞尔维亚国家文化产业学术合作研究备忘录》,这也是两国之间首次就文化产业学术合作签署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