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传说每年端午节,为纪念屈原人们使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粽子。其实吃粽子也有很多学问,让京城的几位厨师来为您讲述关于粽子的那些事儿。
千变万化来吃粽
粽子也是有很多不同的吃法的,不仅有传统的煮粽子,其实还可以将粽子蒸、炸、煎、做馅料和甜品。
吃粽子蘸糖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吃法,中老年人十分钟爱。
北京唐拉雅秀酒店行政总厨周毅介绍了蛋皮煎粽块的吃法:“先把粽子切成块,然后在锅里摊开蛋皮煎好,把粽子放进去,包起来一起煎,这样就可以达到外脆内软的效果了。外面一层是薄薄的蛋皮,里面则是粽块,咬下去外面香脆,里面酥软,粽香浓郁。”
眉州小吃总厨师长则推荐用粽子蘸料来吃,是四川的一种吃法,开袋取出粽子放入锅内煮二十分钟后,剥离粽叶,淋上红糖汁和调好的芝麻酱,再撒上少许花生碎。此时吃上一口蘸了料的枣香迷你粽子,会有种红糖年糕的既视感。
粽子蘸炼奶,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粽子要选用枧水粽,如果选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让人感觉到腻。
香粽牛柳,将迷你小粽子和腌制好的牛柳再经过厨师的精心制作,这样的粽子放在老远就能闻到香味,牛肉干香,粽子软糯而微脆。
粽子雪糕,用粽子做成的雪糕,吃起来凉凉的、甜甜的,里面的糯米吃起来筋道而又爽口。
竹筒粽子,将糯米加上糖料放入特制的竹筒容器当中,甘甜可口。
粽子之南北门派
粽子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很多的派别,国贸大酒店中餐宴会面点厨师长雷宏说道,粽子包括北京派枣粽、华北黄黍粽、广东派咸肉粽、苏州派猪肉粽、浙江绍兴派粽子、海南派名粽、闽南派的碱水粽、台湾派八宝粽。
老北京粽子作为北方粽子的代表有其独特的特点,粽子个头大,多以糯米或黄米为主要原料,粽子多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从各个角度看上去赏心悦目,煮熟之后可以趁热或是晾凉了蘸糖吃,对北京人而言是别具风味的入口醇香回味无穷。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陕西地区最为传统和流行的是蜂蜜凉粽子。
过了长江以南粽子更为丰富。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中厨房面点主管马秀丽谈到了对于粽子派别的看法,浙江嘉兴粽子的做法精细,馅料丰富。闽南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以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最为有名。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广东咸肉粽,呈三角形,多以脱皮绿豆、肥猪肉为馅,糯米为主料,用粽叶和水草包扎而成。广东裹蒸粽,选用的是糯米、绿豆、蛋黄烧鸭等原料,用荷叶和竹叶包成四方形。广西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台湾粽子,又叫烧肉粽或八宝粽。
食粽搭配与禁忌
吃粽子的配餐也是很有讲究的。粽子因为多油容易发腻,吃粽子时最好喝一碗清鲜味美的汤,如冬瓜汤、竹笋汤、丝瓜汤等,之后再搭配一些口感清爽的菜品,如松菇芦笋、凉拌苦瓜、香菇炒油菜等,选择山药、麦芽水、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都可以促消化。
北京华彬费尔蒙酒店行政总厨宋新推荐了几种不同口味粽子的食物搭配方法。甜粽,如枣泥粽、豆沙粽等,可配清淡的薄荷茶和绿茶、咸鸭蛋。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
咸粽,如椒盐粽、蛋黄粽等可搭配乌龙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特点,配上乌梅汤和有纤维质的水果,爽口解油。
白粽,可以搭配喝喝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十分宜人。
油粽,如鲜肉粽、火腿粽、香肠粽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陈皮。帮助消化,有效化解体内的油腻。再吃些木瓜和菠萝,清甜消食,缓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腻的感觉。
成年人每餐吃一两个粽子为宜。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吃粽子最好别再吃米饭、面或馒头。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如果胃酸过多适合吃咸味肉粽少吃甜粽,少量粽子配合较多的蔬菜也会好一些。患有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胃肠道病、糖尿病患者切忌食用粽子。
北京晨报记者 叶乃馨 周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