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5日),在美国童书领域知名作家马库斯先生极具亲和力的微笑中,马库斯中国行的最后一站在北京花家地单向街书店举行。作为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儿童主题阅读月的活动之一,马库斯与国内知名阅读推广人兼译者阿甲就“经典绘本为什么经典”展开对谈。
伦纳德·S·马库斯(Leonard.S.Marcus)是美国童书领域最活跃的作家和演讲家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勤劳、最全能的童书推广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历史系的马库斯致力于英美童书与童书发展史的研究已逾30年。
马库斯认为,被一代又一代读者喜爱、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也能广为流传的就是好童书。这些值得传承的经典童书往往又具有哪些特性,使得它如此与众不同,给人深刻的印象并让人记住呢?通常,这些书拿在手里就像实物一样有趣。有些被设计成特定的形状,比一般的书更长也更窄一些,或呈平行四边形。有些图画书画家特别注重在页面上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幻象,美国伟大的插画家伦道夫·凯迪克就是这种创作手法的先驱者,最具代表性的是他1978年创作的“飞驰的骏马”,仿佛他十分渴望马儿从书页上呼之欲出。马库斯介绍,美国图书馆协会凯迪克奖的图像采用最后这幅图以表彰凯迪克将图画书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图书带来了活力和创新。
马库斯还用四本中国读者熟知的经典图画书《彼得兔》、《野兽国》、《穿靴子的猫》和《勇敢的小象》来详细说明,图书的开本、尺寸、大小等外在形式其实都是在为一个核心服务——故事的主角,它的作用是让故事有灵魂——也正是它,让图画书保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