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尼泊尔特约记者张冰)5月18日,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支持下,由阿尼哥协会负责译制的中国经典电视剧《西游记》(1986年版)尼泊尔语版在加德满都喜马拉雅酒店举行首映仪式。《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赴尼泊尔参加了首映式,并拜会了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副总统普恩、总理奥利,在尼泊尔掀起了一阵“猴王旋风”。
首映式后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六小龄童向尼泊尔报界详细介绍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拍摄过程,以及该剧在中国的影响和发展。在六小龄童的助力下,尼泊尔语版《西游记》将掀起播出高潮。
六小龄童访问时,正值尼泊尔政府于佛祖诞生地——蓝毗尼举办国际佛教大会。今年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2560周年,尼泊尔文化部成立了国际佛教大会秘书处,负责大会的计划、财务、邀请、布置等各项工作,邀请2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大会,旨在抬升蓝毗尼在世界佛教界的地位,也借此机会提振尼泊尔受地震影响的旅游业。
《西游记》在尼泊尔广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它的佛教题材,西天取经的“西天”,就是今天的印度、尼泊尔。尼泊尔考古学家根据《大唐西域记》确定了蓝毗尼是佛祖诞生地,其印度教文化则契合了《西游记》文化,孙悟空就是印度教神话中的猴神哈奴曼,其故事在印度、尼泊尔可谓家喻户晓。尼泊尔两位前驻华大使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和马赫什·库马尔·马斯基十分了解《西游记》在中国的文化地位和在电视剧市场的影响力,熟悉尼泊尔政治环境和宣传背景的他们把六小龄童介绍给了尼泊尔社会和尼泊尔政府。
尼泊尔阿尼哥协会自2013年起就开始筹备译制《西游记》电视剧的工作。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支持和帮助下获得了DVD片源,并在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协助下,整理出中文台词,而后经6名会员翻译成尼语,出资聘请尼专业配音演员进行配音工作,并与尼各大电视台商谈播出事宜,耗时长达2年。《西游记》尼泊尔语版原计划在2015年中尼建交60周年播出,但由于遭遇了“4·25”大地震及系列余震、政府更迭等特殊时期,该剧最终在2016年农历猴年与广大尼泊尔民众见面。
据了解,尼泊尔阿尼哥协会曾成功地把中国电视连续剧《香樟树》译为尼泊尔语版,受到尼泊尔观众的欢迎。阿尼哥协会主席塔姆·施雷斯塔曾将湖北作家曹建勋的作品译成尼泊尔文,现正在翻译《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