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苦恼

2016-06-05 08:51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内地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有他的苦恼。近日他披露:本就没有尽到一个好父亲的责任,如今陪伴家人的时间越发少了;自己扎根农村,是个农民,如今在城市中参加各种活动,有时也身不由己;奖项是短暂的荣誉,一个作家还是需要拿出更多的作品。莫言说得对,再大的奖项,再好的殊荣,也很短暂,甚至过眼云烟。一个作家得奖固然重要,但是在获奖之后继续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才更为重要。对一个出色的作家来说,获奖前和获奖后,都应保持很高的文学创作水准,才对得起人类文学殿堂的最高荣誉。荣膺诺奖使得莫言成为中国文坛的顶级名人,自然会迎来大量追捧,同时也会有许多应接不暇的应酬。而作为一个农村作家的他,有时连静一静的时间都没有,在城市的五光十色中忙于参加各种活动。这对像莫言这种人文地理性很强的作家,离开了土生土长的乡村,过于在城市的世俗中流连,对自己的创作本质会造成伤害。作为唯一的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如今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名片。莫言始终坚信文化艺术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从事文化创作的人要——向生活学习,向历史文化传统学习,向国外的文化学习。面对身陷各种应酬的尴尬处境,莫言已感焦灼,他要静下心来读读书,在自己喜欢的生活中继续创作。

张楚说:音乐文化是国家人民精神面貌的象征。如今在他《微小相见——全国巡演》之际,将于6月7日与意大利著名音乐人费南尔迪,在北京进行一次中西方摇滚文化的对话。这个具有灵魂意义的摇滚乐沙龙,届时将激发出怎样的内心碰撞呢?音乐,在一根弦的颤音中,将奏出何等微妙的音符? 

责任编辑:石凝(QS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