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伦兵)在世界芭蕾舞的舞台上,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可谓独树一帜,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芭蕾舞团之一,同时,布农维尔芭蕾学派作为丹麦芭蕾的传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传承。6月16日至6月18日,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将再次登陆国家大剧院演出布农维尔的名剧《拿波里》和《仙女》,以及巴兰钦的《主题与变奏》,这将是丹麦布农维尔芭蕾学派经典的一次大展示。这部首演于1842年的古老芭蕾舞剧在现任艺术总监尼古拉·胡贝和索蕾拉·英格伦的改编下,充满了现代的青春气息,该剧的时代背景搬到了现代,男主角穿上了帅气的牛仔短裤,而舞步也更具现代风格。
据介绍,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成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由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执导,后来在芭蕾大师加莱奥蒂的指导下开始兴盛起来,法国舞蹈家布农维尔从1829一1877年领导这个芭蕾舞团和舞蹈学校,重新整理组织了芭蕾的教学体系。先后创作了50部作品,如《仙女》、《拿波里》、《花节》等,由此而得到了世界声誉。在他的剧目中,结合古典浪漫芭蕾和民间舞蹈,创造了一种流畅而轻巧的风格,男女演员都注意于运用“埃波尔芒”、击腿技巧和最轻巧的弹跳,因而男演员以舞姿优雅、女演员以动作轻盈闻名于世。1940年,兰德尔领导该团后,芭蕾舞团第一次出国访问受到广泛的赞誉,兰德尔本人编排的《练习曲》也轰动了世界。1966年,弗林特任艺术指导,他认真地建立了一套包括布农维尔剧目在内的世界著名古典剧目,并开始创作现代题材的剧目,使这个团又有所发展。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2000年和2008年曾经来过北京,演出过《巨人错婚记》和《仙女》,布农维尔芭蕾学派的特殊气质让北京观众看到了不同于俄罗斯、英国、法国和美国的芭蕾风格,女演员的轻盈飘逸,男演员的弹跳和旋转都让观众感受到布农维尔学派芭蕾的精彩。这次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带来的2009年新版《拿波里》,是布农维尔最为出名的芭蕾舞名剧。该剧取材于民间故事,讲述的是泰瑞西娜和热那罗的爱情故事。他们在经历种种苦难之后,最终厮守在一起。剧中有大量难度极高的独舞、双人舞和群舞。这部首演于1842年的古老芭蕾舞剧在现任艺术总监尼古拉·胡贝和索蕾拉·英格伦的改编下,充满了现代的青春气息,该剧的时代背景搬到了现代,男主角穿上了帅气的牛仔短裤,而舞步也更具现代风格,但布农维尔的精髓没有变。新版《拿波里》在编排上更注重人物的刻画,哑剧表演和群舞的编排有着特别的闪光点。新版《拿波里》首演后,被评论家认为:“对于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来说,这个新制作的《拿波里》是对传统的一次必要而又精彩的挑战。这是对这部著名的世界经典的一次成功重排。”
6月18日,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将再次把《仙女》搬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次带来的《仙女》是尼古拉·胡贝去年刚刚推出的新版本,也是独特的现代风格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