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鼓励文化名家面向三地收徒授艺

2016-05-27 13:3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5月27日讯(记者 张嘉玉)5月27日,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在首都图书馆签订《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将建立专家人才资源库、共同培养艺术人才、鼓励文化名家面向三地收徒授艺等,为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根据协议,三地文化部门将在人才交流、培训、基础建设、成果展示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人才交流学习方面,建立长期的京津冀文化人才互派工作机制。三地根据人员情况和岗位需求,每年互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到对方相应部门和岗位挂职锻炼、交流学习;鼓励、支持各业务领域老艺术家、文化名家面向三地收徒授艺,为青年文艺人才“拜师学艺”、结对学习创造条件。

在人才培训方面,三地的年度人才培训计划相互开放和对接。根据需要进行项目整合,重大培训项目可三地联办,共享师资、促进交流,单方组织的班次可留出适当名额,允许异地报名参训、跟班学习。同时,充分利用三地艺术职业院校学科优势、剧院场馆优势、项目剧目等优势,筹划建设区分类别、各有侧重的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分类培养剧目创排、群文辅导、艺术表演、美术创作、非遗保护等文艺人才,为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在人才联合方面,不断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积极组织三地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著述创作、剧目联合创排等项目,组团发展、合力攻坚,培养各类跨领域、跨区域的高端文化人才,提升三地整体区域文化人才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基础建设方面,三地联合建立剧目创作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研究、图书情报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方面的专家人才资源库,在活动开展、项目评定等方面共享资源、互通信息、交流成果,促进人才资源整体利用、共建共享。

在人才成果展示方面,对人才交流与合作的优秀项目、优秀人才、优秀成果,三地可通过联合组织汇报展演、成果展览进行集中检验展示,或借助戏剧节、美术展等其他平台以各种形式予以重点推介、宣传。

签约仪式上,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吕先富说:“这项举措是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探索实践,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文化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此外,三地文化部门将在工作协调、落实经费、考核评估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保障协议的落实。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