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艺术跟商业博弈 德国也不能免

2016-05-26 09:16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严肃艺术跟商业博弈,德国也不能免俗 ——对话德国塔利亚剧院戏剧导演卢克·帕西瓦尔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西方戏剧登上国内舞台,特别是德国、波兰,邵宾纳剧院、塔利亚剧院、华沙新剧团等世界级戏剧节的座上宾慢慢走进北京观众视线。在国内戏剧人眼中,他们有着更为久远的戏剧传统,有更深刻的戏剧思考,可他们真的就不需要面对市场挑战?严肃戏剧真的可以征服票房?他们怎样权衡博弈,他们自己又对“严肃”有怎样的思考,希望传达什么样的价值?

正在天津进行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将推出一部重量级作品,那是来自德国塔利亚剧院戏剧导演卢克·帕西瓦尔的《前线》。此前,他的《在大门外》、《哈姆雷特》曾震惊中国戏剧界,他的作品也被中国戏剧人视为当代欧洲戏剧经典。《前线》关乎一战,是一个舞台剧目版的《西线无战事》。

北京商报:一战是个特别宏大的命题,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您又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切入?

卢克·帕西瓦尔:做这个作品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是当时首演在2014年,正好是一战100周年。我出生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那里曾是一战西线的最前线。我出生的地方大概距离前线只有60公里。在100年后的今天,西线区域仍然会发现那些曾经没有爆炸的炸弹,甚至在我们日常的新闻上也经常听到有人因此而伤亡。一战的记忆从没有远离过。

另一个原因比较实际,在欧洲因为叙利亚问题,存在着很严重的战争危机。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张。我的祖母是一战的幸存者,父亲是二战的幸存者,我是来自于这样一个家庭,都笼罩在战争的记忆中。我妈妈小时候在地下室,炸弹就炸在她的旁边,这些记忆和家庭的回忆是我做这个作品的重要原因。

北京商报:战争伤痛很深刻,1930年好莱坞曾经拍过一个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西线无战事》,那是在二战之前。艺术手法里的可怕战争并没有阻挡二战到来,艺术在现实面前似乎很脆弱。您觉得艺术能改变什么?

卢克·帕西瓦尔:我从来都不认为艺术可以改变现实,但是艺术可以改变个人,至少它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身边的人、我的公司、我的剧团,我相信还有很多人。戏剧不能改变全世界,但是它通过不断的重复,讲述同样的故事,可以影响到人们,比如说印度教经典的一些神话,在神话当中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其实和我们现在的艺术作品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全都是在探讨生死,探讨战争与爱。其实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它不断的重复,来提醒人类可以是多么的残忍,我们应该怎么做。

北京商报:您把这样一个沉重而严肃的题材搬进剧场,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影视资源、各种娱乐内容和媒介丰富的当下,您怎样看剧场的意义?

卢克·帕西瓦尔:和电影相比,戏剧在舞台上演出过后,不会有影像资料留存下来,有的可能只是图片,这很像是在沙滩上人们写了字之后海水一冲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剧场另有意义,我们每个人都会问一些关于生活的问题,剧场的环境就可以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分享这些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问题。

北京商报:中国的观众和创作者会有把戏剧划分为娱乐减压的或者严肃的,实验先锋的或者经典的,在您的国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划分?如果要上演一部还原战争的戏,剧院或剧场运营方的考虑会和艺术家一致吗?

卢克·帕西瓦尔:在欧洲也经常会这样来划分作品,艺术的和娱乐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娱乐性的作品是为了分散注意力,人们在看完演出后,很短的时间甚至5分钟之后可能就会忘了它的内容。

在欧洲虽然戏剧有更为久远的传统,但制作人还是有可能开口就提“做一个把票全卖完的戏”。我认为这是受到了美国的影响,美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可能仅仅是迪斯尼之类的。在欧洲有更深的传统,人们认为艺术是需要被保护的,不仅仅是在剧场里,还在博物馆,在很多的文化机构中。

艺术应该是代表公众对社会进行批判的一种力量、一种声音、一种表达,是需要用钱来保护的。但问题是现在欧洲的经济也不允许为艺术投入那么多,这很尴尬,有时就是有心无力。但是作为创作者有一点是可以给自己提气,那就是用好的作品去争取观众,毕竟最终要由观众来决定什么样的戏可以生存下去。

北京商报记者 姜琳琳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