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淼
“85后”漂亮女孩李卓群,做过电视台主持人,当过化妆品模特。这样的女孩,才华往往会被美貌掩盖。然而,李卓群没有。
凭着本科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专业第一名、研究生为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专业第一名的学霸实力,李卓群在戏曲界熠熠生辉——身为北京京剧院最年轻的编导,她带着一群年轻人创作出被粉丝誉为“人鬼恋”三部曲的小剧场京剧《惜·姣》、《碾玉观音》和《春日宴》,不仅创造了票房佳绩,吸引了不少年轻白领和高校学生成为京剧粉丝,更为小剧场京剧的制作和营销探索出新的道路。
《惜·姣》:尝试以制作人为中心
2012年,李卓群偶然在电视中看到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花旦演员索明芳的表演,当即决定要为这个与常规概念的花旦不同的女孩写出戏。于是,并不认识索明芳的李卓群,在剧院里大胆叫住了她,“你好,索明芳,我想为你写出戏”,就这样开始了两人“人鬼恋”系列的创作。
李卓群认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回归戏曲创作的规律,“戏曲表演就是因人设戏。从那时起,我们每天无论排戏、看戏都在一起,整整磨合了8个月,就连她生活中的小毛病我都写在了戏中。所以《惜·姣》我写的不光有筱(翠花)派花旦的特点,更有索明芳的特点。记得给她看剧本那天,我特紧张。后来她说可以演,我第一次感受到因人设戏的效率。”
在戏剧构作上,这出戏中规中矩:剧本恪守三一律,角色紧贴行当、流派,唱词工整秀丽,环环相扣地完成了对剧情的翻转:惜姣偷情是因为宋江“只舍衣食不舍情”,她命丧黄泉之后返回人间与情郎相会却发现对方的薄情。欲望的浓烈和真情的稀薄形成鲜明对比,女鬼在白茫茫天地间踟蹰独行。演员的表演活色生香,生旦净末都有绝活,旦角的跷功、小生的扇子功、老生的髯口功都是画龙点睛之笔。
还没有上演,《惜·姣》便因为推出了京剧史上的“第一个京剧预告片”而备受关注。当时刚毕业两年多的李卓群并不是什么营销高手,而是对市场、商业、运营一窍不通的“小白”,只是恰好赶上剧院要推行“项目制”,拿《惜·姣》作为第一个试点剧组。硬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她只好动员朋友来给自己帮忙。被那个酷炫预告片吸引到剧场的观众,看到了一个源于传统戏但在观念上更为现代的作品,李卓群和她的团队也因此声名鹊起。
《碾玉观音》:开创“京剧合伙人”制度
《惜·姣》虽然毁誉参半,但毫无争议地“火”了,李卓群乘着这个势头,决定把在心里酝酿了10多年的一个故事搬上小剧场舞台,这就是《碾玉观音》。
《碾玉观音》出自宋人话本,描写的是玉匠崔宁和绣娘璩秀秀面对挫折迫害,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多年前,17岁的李卓群偶然看到这个故事,被深深打动了,据此写了一篇网络小说《莲有誓·玉为盟》,一度在网上热传,这篇小说也是剧本的雏形。
李卓群对这个故事情有独钟:“这样的爱情在中国戏曲中比较少见,传统戏曲的主人公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这个故事只是两个很普通的小人物——玉匠和绣娘,身份卑微,但是他们面对爱情的坚守,非常动人。”
戏中最高潮,秀秀惨遭刑死,人鬼殊途,她劝丈夫“娶贤妻,诞娇儿,休再忆旧情,待来生,再做你妻,再圆鸳梦”,崔宁此时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崔宁此生无他想,莫弃我一人在这天地中!”投火殉情,完誓今生。
在李卓群的解读中,同样是一段古典爱情,如果说《惜·姣》写的是背诺毁誓之后的决绝,《碾玉观音》写的就是以性命完誓的坚贞,一反一正,诉求的正是从古至今都极为珍贵的东西——誓言。阎惜姣和璩秀秀,她们在对爱和自由的追求上颇有相似之处,却一个所遇非人,一个幸遇良人,结局同是芳殒,滋味甘苦殊异。
《碾玉观音》的唯美纯爱风格赢得了更多年轻粉丝,几位主演俨然开始享受偶像待遇,后台经常会有等待他们签名的文艺青年,这在小一辈的京剧演员中并不多见。
《碾玉观音》的营销也开创了先河。从《碾玉观音》开始,李卓群成了“班主”。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北京京剧院不再给李卓群和她的“京剧合伙人”发坐班费和工资,他们的收入从票房里出。由编剧、导演、服装、主演、主琴、主鼓组成的合伙人被“推着”“逼着”走向市场。他们要保证每场演出“底包”的收入不低于剧院的平均水平。一年摸爬滚打,剧组成员熟悉了小剧场戏剧从制作到演出、推广的全部流程。
《春日宴》:引来企业跨界合作
《碾玉观音》排演中,《惜·姣》积累下的种子观众在网络上建起粉丝群,组织探班和粉丝团购演出票。粉丝说:《惜·姣》和《碾玉观音》都是“人鬼恋”,再来一个凑三部曲吧。
在6个月里,李卓群收到了粉丝寄来的若干“鬼故事”,从歌剧魅影、吸血鬼到《聊斋》故事,最后她虚构了“戏中戏”结构的《春日宴》:戏里是汉家大将军樊盛和番邦公主被奸臣陷害,戏外是3位京剧演员在“文革”前后的遭遇。在行当设计上,A、B两组演员,要么是红生对花衫,要么是花脸对花旦,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这样的搭配极少见。红生本身就是老生的一个小众分支,其人物多为忠义、勇猛的硬汉。第四幕,5位主演在台上转圈,互诉衷肠,构造出戏里和当下两重时空,观众可透过这两重时空的叠印,脑补出“文革”的时空。这段戏化用了京剧传统的“推磨”程式,是曾来探班的知名导演郭宝昌提出的建议。
《春日宴》的营销方式依然亮点闪现——首次尝试与企业跨界合作。面对企业的资本投入,李卓群并没有将更多的钱花在剧目的“大制作”上,而是在宣传上更加“大手笔”了。
如今,“人鬼恋”三部曲持续在全国巡演。“剧组从演出开始前就制定了‘无尿点、无差评、无赠票’的‘三无’政策,从剧目的质量到售票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惜·姣》已经演了3年,有了很好的口碑;《碾玉观音》有望提前收回成本;《春日宴》也在不断积累人气。”李卓群说,她对自己和戏曲的未来,都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