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位现代文化名人亮相国博蜡像馆

2016-05-25 07:5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35位现代文化名人亮相国博蜡像馆

5月24日,新国博最后一个常设展厅——蜡像馆揭开面纱,35位现代文化名人在国博“亮相”,讲述家国往事。预计最快本月底,蜡像馆将向公众开放。

61

5月24日,在国博蜡像馆,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右二)在作者张守祥(右一)制作的父亲徐悲鸿和齐白石的蜡像前仔细端详。

35位大师“亮相”国博

大多数蜡像馆主打明星蜡像,国博蜡像馆则推崇大师。

“国博蜡像馆与西方商业性、娱乐性很强的蜡像馆有所不同,通过深邃的场景布置,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国博副馆长陈履生介绍,20世纪初,各种文化流派、文化思潮、文化运动空前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画卷,在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造就了大批文化名人。而以往的展览却没有系统的展示这段精彩瞬间。所以蜡像馆主要选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35位文化名人进行主题创作,鲁迅、巴金、茅盾、曹禺、冰心、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梅兰芳等纷纷“亮相”国博。

大师“讲述”历史往事

不仅蜡像栩栩如生,蜡像馆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段故事。

一座四合院门口,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绕着父亲和齐白石的蜡像反复端详,老人眼里闪着泪光:“此情此景,睹物思人。”

这个四合院是齐白石的家,场景定格了徐悲鸿三请齐白石,担任国立艺专教授的瞬间。徐庆平回忆:“这个院子我常去。每年,父亲种的桃子成熟了,我跟母亲都要亲自登门,去请齐白石老人到家里做客,一起摘桃子。”

展厅西侧,是雕塑家刘开渠和滑田友的蜡像,他们正在工作。展厅墙壁上特意开了三个圆形的取景框,正对着人民英雄纪念碑。陈履生说:“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两位艺术家参与了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在这组场景中,观众可以和艺术家一起观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

朱自清《背影》中的场景也在国博中重现。着长衫、戴围巾的“朱自清”正站在月台上注视着父亲的背影,在铁道的另一侧,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艰难地攀爬月台。望着这个场景,观众就会想起那段经典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大师后人把关蜡像

展厅中,画家“古元”坐在窑洞里,低头创作着。“原本,古元佩戴着红领章。刚才家属说这不符合历史,我们就遵从这个观点,将领章取下来了。”陈履生说,“还有人觉得老舍的皮鞋穿得太时髦了,这些都会被重新考证。”

为了尊重历史,国博特别邀请大师的后代参观蜡像馆,给蜡像把关。蜡像作者张守祥被称作中国蜡像创作第一人。他表示:“制作人物群像与单人蜡像不同,要从表情、动作等微妙处表现人物关系,所以制作更复杂。每一尊蜡像都需要经过家属的确认。”

按计划,本次“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将于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与公众见面,具体时间尚未敲定。这也是新国博开放的最后一个常设展厅。展厅开放后,将视客流情况采取限流。“我们也会设置20个人工点,随时引导观众文明参观。”陈履生坦言,蜡像馆筹备时间略长,是因为需制作一些蜡像手部等备品,避免开展后因为某些小损坏造成展厅不得不停止参观的尴尬。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刘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