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8月16日拉开大幕。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李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5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民委新闻发言人、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对外发布,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今年8月16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行。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等35个代表团将带着43台剧目参加本届文艺会演。43台剧目将陆续在保利剧院、民族剧院、天桥剧场、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国家话剧院剧场、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中国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世纪剧院等剧场演出。本届会演的演出票采取公益性低票价的方式出售,开票时间为5月28日。
开幕式文艺晚会《多彩中华》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的主题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将分别在8月17日和18日演出两场,晚会将汇集近年来各地和中央民族歌舞团新创作品。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花好月圆》将于9月14日晚在京西宾馆礼堂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文艺会演共有43台剧目参演,有歌舞、歌舞诗、舞剧、歌舞剧、芭蕾舞剧、音乐会、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歌剧等,艺术种类之多超过了第四届。尤其是少数民族剧种由上一届的两个剧种两台剧目增加到了四个剧种五台剧目(藏戏2台,壮剧、傣剧和畲族山歌剧各1台)。从艺术质量上看,大部分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与往届相比,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参演剧目的艺术质量大幅度提高,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从舞台呈现上看,43部剧目在音乐、舞美、灯光、服装上没有一味地追求大手笔、大制作,而是以需求为导向,将现代科技与舞台艺术有机融合,使作品精彩而不奢华、淳朴而不失华美,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涵,给观众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此外,本届会演歌舞晚会的数量明显减少,而舞剧、歌剧、话剧、少数民族戏剧和汉族地方戏的占比大幅增加。
北京晨报记者 柴春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