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企业发展脱轨——老字号博物馆鲜有游客上门

2016-05-18 10:1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文化传承与企业发展脱轨——老字号博物馆鲜有游客上门

本报记者 李祥

1.26平方公里的大栅栏地区汇聚了内联升、张一元、瑞蚨祥等十余家老字号博物馆。记者昨天走访发现,这些老字号博物馆参观者甚少,有的干脆闭门谢客,有的缩小了展区面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企业经营发展脱轨,造成这些博物馆无人光顾的现状。

大栅栏地区汇聚了46家老字号。前些年,这些百年老店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继办起自己的博物馆。粗粗一数,就有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内联升非遗展、瑞蚨祥丝绸博物馆、张一元茶叶博物馆等十几家……这些博物馆把老北京的商业风情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中外宾客,一度是京味文化展示窗口。

但如今,老字号博物馆却并不如意,散客接待量少得可怜,大多减小展示面积或干脆闭门谢客。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栅栏的张一元茶叶店。“我刚来这里不久,不太清楚,我给您问一下。”记者询问二楼的茶叶博物馆时,第一位店员如此回答。

不一会儿,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楼上的小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并不对外开放。“平时也没什么人去看,大多在一楼买点茶叶就走了。一周也不一定能有十位客人。店里还要维护,有时候人手也不够。”

向东不远,是瑞蚨祥的丝绸博物馆。记者在二楼转了一圈,终于找到入口。但工作人员把记者拦了下来:“您好!里面是办公区,有什么事吗?”

记者随即问起曾经在二楼最里侧的丝绸博物馆如何参观。工作人员顿了一下说:“我们这只剩一个展示橱窗了,就在旁边的这面墙上。”记者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到,在商品的包围中,东南角的一面墙上陈列着瑞蚨祥的百年历史资料,以及储存过的布匹丝绸等。曾经占了两间屋子的展品,如今被浓缩成一面展示橱窗。“储存那些藏品是有成本的,分类整理也比较麻烦。现在办公的地方都不够,平时来参观的散客非常少,所以就只能留一面墙了。”

内联升的非遗展示厅依然接待游客,但鲜有人至。非遗展厅位于三楼,平日里限时开放。记者在现场等待了半个多小时,但并未发现主动上三楼参观的游客。随后,记者咨询接待中心,对方表示,平时会有散客参观,但量很少,主要以学生或单位团体参观为主,目前展示的内容没有改变,依然有千层底技艺展示等。

老字号企业自办的博物馆鲜有人问津,但在大栅栏地区,也有几家在网上热传的“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铁树斜街深处的老窑瓷博物馆,一位游客仔细参观了藏品后,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交流:“我来大栅栏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冲着这个‘最老北京’的招牌。看了几个有意思的小店,又参观了老窑瓷的展览,感觉没白来!”不远处的93号院博物馆,展示的是传统非遗项目,游客也不少。

这两家博物馆均由四合院改造而来,不仅有展览功能,还承担教学、交流等很多任务,也会定期举办活动,更新非遗展示的类别。老窑瓷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只是一部分功能,拍卖等功能都在网上进行,这里相当于公司的“线下体验店”,没有盈利任务。

同是传统文化展示,有的门庭日渐冷落,有的却办出了活力,相关专家认为,如何将这些老古董“活化”,对探索旧城改造、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具有示范性意义。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