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交响乐”国内渐走红

2016-05-17 08:3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史温格歌手合唱团亮出多种风格真功夫

5月15日晚在清华大学新学堂,一首西方原始民谣《宝贝》被世界著名的史温格歌手合唱团唱响,赢得现场2000多名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是第十六届“相约北京”艺术节的一个重要项目。“阿卡贝拉”这一当今风靡世界的无伴奏人声组合以其多种风格的演唱,被称为“人声交响乐”,近年来逐渐进入国内市场,而史温格歌手合唱团就是阿卡贝拉人声组合的代表。

42

史温格歌手合唱团成立已经有半个世纪,歌手一代代更替,但是他们的风格没有变,曾经五次获得格莱美奖。在前晚的演出中,史温格歌手的歌唱家们既演绎了巴赫的作品,也演绎了《纳尼亚》等被称为世界音乐的作品,还有保罗·西蒙的《美国》,更有土耳其传统歌曲《吉雷松古船》,约翰·列侬的《黑鸟》和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在他们的口中变成了乐队里的舞曲。在演唱巴赫的《谐谑曲》时,花腔女高音变成竖笛,不同的声部变成不同的乐器,而在演唱《吉雷松古船》时,两位歌唱家变身以民间歌手的音色演唱,而其他五位歌唱家则以现代音乐的背景演唱铺底。

人声是最感人的乐器,阿卡贝拉式的人声合唱组合这两年在国内市场逐渐走红,无论是国王歌手还是史温格歌手,还是乌克兰的La Vivo合唱团,在国内都获得了极好的市场反响。究其原因,是这样的演唱形式让观众感受到多样风格的艺术享受。模仿各种风格的乐队是阿卡贝拉合唱团的基本功,每一个歌手都是一种乐器,每个歌手又可以是自然界的一种响声,他们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远远在几个歌手之外,这就是现代阿卡贝拉合唱的魅力之一。

很多观众提出疑问:“中国为什么很少有阿卡贝拉合唱?”不是没有,但是阿卡贝拉是一种合唱观念的改变,合唱不再是传统的人声,有时是乐器,而演唱的基础是绝对音高的准确,如果没有绝对音高的训练,很难唱好阿卡贝拉合唱,这对于中国合唱的训练是一个挑战。但是,既然阿卡贝拉逐渐走红国内市场,相信中国出现阿卡贝拉组合已经为期不远了。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伦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