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做主题为《关于网络文化传播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的演讲。千龙网记者 张启新摄
千龙网讯 5月14日,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文化、教育、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为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做主题为《关于网络文化传播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的第一点思考是认识复杂性,并且在我们的智力结构当中体现这种复杂性的要求,是当下网络治理的重中之重。网络治理现在已经进入到供给侧改革的发展阶段,所以说遏制供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因此如何使网络文化传播的生产与形成,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吻合,是一个重大命题。我们知道互联网作为一种高技术的媒介,是对于个人的激活,网络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的主体是被激活的个人和个人的结合体,因此网络文化的传播、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制定和建构一个关于文化表达的规则体系,网络管理者更多的通过内容的直接输出来进行管理和引导,而是通过归置构建调整和实施来实现对网络文化的传播,内容生产总体把握和管理。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规制就会有什么样的内容生产,而有什么样的内容生产,就会有什么样的网络文化的价值输出。毫无疑问,任何有效的健康的社会治理都应该是建立在对于客体内在机制,即便有规律科学把握和操作基础之上,因此理解网络文化进行生成积极的特性,对于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治理规制是最为关键的前提和基础。而基于网络的个人对激活的文化传播是一个突出课章,就是它是由关系不全来形成了新型社会资本运作资产,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产物的复杂性,而所谓复杂性,简单的说就是诸多事物和要素的缠绕和互相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彼此关联,整体功能,不小于个体功能的简单叠加的社会机械性,而复杂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看到这些环节之间的关联和间近况,并采取措施,具体说复杂性逻辑一个深刻内涵就是它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主体构造,而不能用简单机械的方式还原为一个一个个体的和决策功能的和价值的简单主张,换句话说不能用一再复杂的方式来进行挑选。换句话说,一个元素和局部的评价不能用就事论事的方式去处理看待,必须还原到当时生长的生态环境的整体当中去把握才是科学和正确的。现在复杂性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个生态系统当中,一个看似简单明了的要素是通过分成分杈和分支进而被某种发展所发现,然后被放大,于是一个原来谁都没有当回事的微元素,小事件,进一步演化成一种风暴,一个趋势一种潮流。这正如一块手表,一只烟,一个场合下一个笑容,居然在这种复杂性的特定情况之下成为一场卷动,足以让一个机构,一个官员陷于灭顶之灾的风暴当中,这就是人大的这个毕业的这个硕士这样一个遭遇。那么反观学者,没有被简单的事物,只有被简化的事物,由此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复杂性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我们的清晰而可靠的理解和把握,事物未来发展进程和结合。使我们在传统视野下,在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认识充满不确定性,甚至它会以一种我们不会预料到的方式发生变故,直致向我们发生攻击,因此认识复杂性,并且在我们的治理规制构建当中体现这种复杂性的要求,便是当下网络文化传播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
第二个观点,合唱总比齐唱好,理解和把握网络文化生态系当中的关联性,保护网络文化当中的多样性。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内在的多元成份是关联在一起的,无法拆解,拆解了就不是它了,正如我们喜欢爱人上优点,正如我们不能把他优点和缺点拆开,要么接受,要么放弃,同样的道理绚丽多彩的网络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彼此关联,共生共融的生态系统,众所周知,一个草原如果只有一种植物,一片森林,只有一类动物,其命运必然是走向沉寂和死亡,正如生态学者所言,一堆堆牛屎,或许在某些人看起来是肮脏和难以忍受的,但是它对于一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平衡可持续而言,或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譬如我们在网络空间用一种文明的表达形式,但这种追求不能绝对化。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禁止说脏话,或者禁止骂人纳入法律条文,因为它不具备可执行性,并且说脏话也是一种表达权利,虽然我们不提倡不赞成,但是它不应该被剥夺,否则我们将陷入严重的恐怖圈套,因此网络秽语的影响不应该被过度拔高,如果脏话变成假话,偏激的话,情绪的话,以及断章取义的话同称为错话的话,要求在网络文化的场合当中禁止脏话的同时,是否也要同时禁止假话、偏激的话恩、以及断章取义的话呢?且不论我们现实是否能够做到,即使做到了那难道就是我们社会就文明了吗?从历史上看,不允许一句错话存在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遏制真理的专职社会。显然我们对于文明的表达追求,和所谓错话包容之间并不矛盾,这就好比我们知道过量的三聚氰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国家标准里面却允许牛奶中存在微量的三聚氰氨,在不影响人健康的前提之下,在食品中限量的化学添加剂是被允许的,纯而又纯,没有任何微量重金属或农药残留的食品在当代生产管理当中是少儿有少的,难道我们要拒绝所有这些食品吗?骂人的话,偏激的话,和片面的话也是如此,其危害成果要比食品安全、假冒伪劣等问题要低的多得多。食品尚有一定的安全容错空间,不允许错误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错误,任何标准都不能影响化,它必须跟社会发展程度相契合,必须是合理可行的,过于理想化的标准是一种被社会本身的伤害,任何真理的探索的表达都是在试错过程当中完成的,不允许说一句错话,犯一点错误,实际上是扼杀了真理的态度和表达,一旦社会被坚固,我们社会能真正发展因此从关联角度看,我们的网络文化的治理规则必须尊重多样性的共处和兼容,在言之,在网络文化传播的场合当中,对于我们所不喜欢的另类因素包容,和对于真理的追求其实在我看来其实是同等重要。
第三个观点,在意见对冲与妥协当中,各类意见合而不同,要善于用网络生态的自主机制,促成网络文化的自身生产和价值涌现,网络文化场域作为一个有机生态主体,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自给自供,,网络文化场域作为一个自主制复杂性质,是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幼稚到成长的成长特性,这种特性叫惩罚性的动力学特征网络传统自主的特征告诉我们,我们的规制应该为文化要素的自我发展留出相当的自由度和活动空间,不要让外在的强力过度的限制现实的干预,不要试图包办社会文化要素的成长过程。使得个人集体和社会在自主机制之下,作用之下有机的成长,文化表达多姿多彩,被意见对冲于妥协当中,各有其点,合而不同。具体的说,对于网络文化传播的规制和构建,以及治理逻辑而言,应该确立一个基本原则事宜,海刹归海刹,上帝归上帝,即这种网络规模要有一种边际,就像公权利对私生活的干预是应该慎重和被侵责的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因此并非一切不正确的成份或者我们认为不正确的文化传播现象都要进行行审干预,动则合究,事故仿造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自见,这样一种我们讲,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格局。
另外一方面网络文化场域自主功能需要一定的表达空间和自主性的激活机制,文化生成的点极现象,一般是一种线性特征的,所谓线性是指在复杂系统的时间序列上的一种功能价值的突然出现,而对于这种涌现现象发生机制回射我们会发现,当初微整的价值兑现,甚至某个看似无意义的垃圾因素在现代进化规则和生态推化之下,会成长为一个个另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比如说像维基百科,像优步的成长都呈现出这种涌现性的强大机制,研究表明涌现现象发生,对于初始条件的某种微输是极为敏感的,对净化规则的包容性也是极为敏感的,因此尊重多样性,了解涌现现象特殊形成机制,这些都是网络文化生态系统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总之对一个有机净化自主能力很强的文化生态的成长而言,尊重规律的规格构建至关重要,让每一个文化的表达个体都拥有一种免于众责则究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