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音乐节历经17年发展,之前有过三四年的高速爆发期,2015年开始进入沉淀探索期。受盈利来源、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及现场审批等影响,部分音乐节昙花一现,仅举办一届。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举办110场音乐节,票房约3.48亿元,参与人次276万,下降13%。走过2015年的沉淀期,今年户外音乐节又有复苏和高速发展的迹象。
以创办于2009年的草莓音乐节为例,在营收上,据相关媒体报道,2014年在北京、上海联合举行的草莓音乐节,三天内有26万人参加,营收约在5000万元。2014年摩登天空的营收约为2亿元,2015年则为4亿元上下。今年的北京草莓音乐节在三天内参与人数达10余万人次,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营收有望突破上一年。
尽管今年各大音乐节相继落幕,但乐迷们关于音乐节的热情却尚未停止。对比国外的音乐节,国外成熟的音乐节品牌能承载几十万人次的观众,有的在周末举行,有的选在暑期,频次也更高,音乐节是音乐人的交流方式和大家惯常的休闲娱乐方式。而我国的音乐节更多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人流密集。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于音乐节有更大的认同感,也更为挑剔。
户外音乐节不同于演唱会,有资深乐迷根据多年经验做出了温馨贴士。提前了解演出乐队时间安排表,做好长时间排队检票的准备,千万不要指望保安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每年音乐节手机信号都是一个极为致命的问题,提前和朋友约好会面地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