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光芒万丈,榜样何去何从

2016-05-09 10:14 解放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偶像光芒万丈,榜样何去何从

因为被明星触摸过,外滩的一只邮筒意外走红,粉丝们彻夜排队,只为了与邮筒合影。而淘宝上,类似于“明星同款”的衣服鞋帽、明星的签名照和用过的普通物品,一直都是抢手货。

于是有人感慨,“看不懂今天的年轻人在想啥”。过去,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等一批榜样成为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偶像;但今天,科学家、劳模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娱乐明星的一呼百应。

在刚刚过完“五四”青年节后,我们似乎需要重新思考这样一个话题:榜样对青年的激励作用消退了吗?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

榜样之思

榜样的学习,最终落实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换句话说,榜样能激励什么、激励到什么程度,是随时代、随世俗生活而变化的。

当榜样在去魅之后,今天能够成为青年心中真正理性崇拜的对象,正面临着消费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挑战。

偶像和榜样不是一回事

已经退休的军事专家张召忠,一直深受年轻人喜欢,今年年初他召集一批90后开了微信公号,粉丝一下子突破40万。虽然他一直与年轻人近距离接触,但是在青年偶像这个话题上,他仍然有些想不通。

张召忠在文章中写道,做某个电视节目时,节目组请来的科学家们并没受到太多追捧,而那几位明星嘉宾,只要出现在下榻的宾馆,粉丝就会把宾馆围得水泄不通。每每看到这些粉丝的狂热,张召忠感慨,如果青年们能像崇拜明星一样崇拜科学家就好了。

网友们给这篇文章点了1700多个赞。

然而,谁都有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放眼全球,粉丝也不可能追捧科学家,犹如追捧明星一样。

偶像和榜样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何谓“偶像”?《说文》:“偶,桐人也”。上古时亦作“偶人”。《现代汉语词典》等通释为用土木等制成的神像,以供人膜拜,引申为盲目崇拜之对象。

偶像类型多种多样,没有好坏之分,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可以是漂亮高挑的林志玲、肌肉发达的拳王泰森;可能是混迹江湖的古惑仔、老炮儿,也可能是商界精英如马云、乔布斯。在科技发达的当下,偶像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以是电脑里模拟出来的“虚拟偶像”。

何谓“榜样”?在古汉语中,“榜”是一种矫正弓弩的工具,榜样,意为一种矫枉正曲的范式。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炸碉堡的董存瑞、急人所急的雷锋、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现代汉语大辞典》 解释:“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

偶像与榜样似乎都能引来人们追捧,也不否认有些偶像确实能激励粉丝,产生榜样的作用,但两者还是不同。人们喜爱、愿意效仿,并不代表其一定就是榜样,唯有凝聚了整个社会群体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可以引人从善、催人上进,才能称之为榜样。

也有人甚至从心理上对两者做了区分:

偶像崇拜中,青少年对偶像是一种直觉的、感性的、疯狂的依恋和模仿,充满“光环效应”,如低自我信念、浪漫幻想、自我满足和自我迷茫等。相反,在榜样学习中,青少年的心理往往较为理性、实用,产生的是社会认同。

如何喜欢上一名偶像

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张芷凡,曾以偶像韩庚的粉丝为素材,作了访谈式调研,以揭示生活中那些理性的青年是如何成为狂热粉丝的全过程——

接受访谈的小B说,在一次电视直播中,见到韩庚演唱《北京欢迎你》,虽然只有一句歌词,却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描述道:

“他穿了一件白衣服,就唱了一句。但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小孩太不一样了,他前前后后有王力宏啊,黄晓明啊,但是他站在那的时候,没有被他们的光芒遮住嘛,特别温润的一个人,感觉是书里走出来的人,他是很好看,但他又不会很打眼,就是那四个字,温润如玉。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他了。”

小B说到“感觉”一词,会重复和加重语调。她认为“感觉”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是否喜欢一个男孩,和“感觉”分不开,这种“感觉”她自己无法解释。

但在后来的访谈中,张芷凡意识到,原来生活里小B也对干净温暖、低调内敛的男孩子有好印象,小B还热爱古代文学,喜欢写诗,研究生修中国文化史。

另一名粉丝小D说:“喜欢,是指你看到这个人有好感,可能只关注他的工作成果,但成为粉丝,更关注的是过程,他怎么努力的,有时候结果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张芷凡发现,小D成为韩庚的粉丝,和他当时的求学生活艰苦有关。2007年,小D正在异国求学,学业繁重、生活孤单。在看一档节目时了解到,韩庚初到韩国过着一种“天天在公司学习、训练,每天睡不到5小时”的生活,小D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因语言不适而产生的痛苦、因熬夜写论文所累积的焦虑。小D觉得韩庚的经历给了他激励,“做他的粉丝很有力量”。

而小A表示:当时的她刚刚渡过专升本的煎熬期,人突然放松下来,渐渐感到空虚无聊。小A自己解释:“我当时很闲,特别闲,也比较空虚,他就这么‘趁虚而入’了。”

其实在现代社会中,青年人内心空虚似乎也是一个老话题了,在有关大学生空虚感的研究中发现,中度空虚感占23%,重度空虚感占16%。

在一个许多人都会感到孤独的群体里,“伪社会关系”很容易成为人们寻求归属感的重要表现。而粉丝通过访谈、传记、互联网的互动等,将一个遥远的陌生人转变为一个重要的他者,建立了一个自己与偶像之间的“伪社会关系”。

不少粉丝都表达,因为看到偶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忽然“一瞬间被打中”,从此决定成为一名粉丝。“喜欢就是一瞬间的事”,大概可以作为青年崇拜偶像的心理注解。

这种喜欢,更像生活中对一个人的好感、一刹那的心动,自己也说不出原因。因而,青年的偶像情结,注定是非理性的、莫名的,注定了他们可以为偶像疯狂,为之哭、为之笑。就如伴侣不在身边时,会拿着对方的物品思念,同样,粉丝们对偶像的情感也是类似,想走一遍偶像走过的路,看偶像看过的风景,用偶像用过的东西,这样就好似自己与偶像一直在一起。

可以想见,青年偶像崇拜,更像是一种“情感投射”。心理学家弗兰茨解释,投射是指,在他人身上看到的言行,其实我们自己同样也有,或者想有却做不到,于是我们把自身的某些潜意识,不自觉地转移、寄托到一个外部物体上。

正如一个粉丝所表达的:“如果你的偶像有项特别厉害的成就,你会觉得那也是你的成就,你在和他一起成长。”粉丝的努力成就了偶像,偶像的成功,似乎也是粉丝自己的成功。帮助偶像实现梦想,就仿佛自己也实现了梦想。偶像崇拜其实提供了一种深层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从这个角度理解,指望青年们以崇拜偶像的心,去崇拜英雄、劳模、榜样,显然不太可能。

粉丝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作为一名粉丝,就拥有了一种身份。需要不断实践,才能体验身份带来的愉悦和认同。所以,粉丝是需要不断地“做些什么”,才能证明自己。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粉丝们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已经让整个社会震惊不已。

2014年,明星鹿晗的一条微博以上千万条评论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一年之后,这一数据突破了一亿条。

此后,某家杂志的记者开始跟访报道鹿晗的粉丝,文章这样描述:如此惊人的数据,是精心筹划的产物,是集体运动的结晶,而其实施者,则是数以百万计的鹿晗粉丝。这是过往时代难以出现的局面,具有无边疆域的互联网空间为粉丝的扩张和聚集提供了便利的土壤,借助社交网络,散落各地的粉丝们在线上集结为一个又一个团体,构成了一个过去未曾出现过的体系庞大、分工细致、行动力极强的“粉丝帝国”。

日常生活中,他们情绪有别、性格各异,然而一旦他们在虚拟世界中聚集在一起,“鹿饭”(鹿晗粉丝的昵称)便成为他们的唯一属性,在一次次充满激情的集体行动中,他们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事风格,呈现出极为相近的人格特质。

不久前,“邮筒事件”再次证明了这番描述。“鹿饭”们排队与邮筒合影,队伍从晚上排到了第二天白天,让一只小小的邮筒成为“世界级网红”。虽然粉丝们的行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但是在排队过程中,这些粉丝表现得还是很守规矩,既不干扰他人,不大声喧哗,也没留下垃圾,还特地把盲道都留了出来。

鹿晗粉丝在网上的贴吧、论坛,也有着一定的“纪律性”。鹿晗吧“吧规”分为4大项、44条、6条补充,仅“删帖相关规定”一项就细分为19条,确保不能出现任何关于鹿晗的负面信息。据媒体报道,为此鹿晗吧设置了24名“小吧主”,24小时不间断值班。

为提醒粉丝规范言行,鹿晗吧专门设有“教育机制”,制定粉丝守则,告诫新“鹿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无法适应的人渐渐淡出,留下来的都是愿意听从指挥的粉丝。

每天,几十万名“鹿饭”到此签到。他们可以在鹿晗生日时,召集吧里的成员一起给鹿晗买礼物。他们还在鹿晗出席活动时,组织起来去支援。

他们身上的确有不理性的一面,但他们相信,自己的付出和偶像的命运有着牢不可破的联系。一名“鹿饭”曾对媒体表示:“我们要让人知道,我们是一群很正能量的人,我们不是脑残。”每逢鹿晗获得曝光机会,鹿晗吧还会贴出一篇长长的引导文,提醒“鹿饭”注意言行,“坚守素质文明底线”。

当然,也是由于这种非理性的依恋,当自己的偶像做错了什么,忠实的粉丝依然会无理由的支持和维护,不顾是非判断,甚至在网上与对手开骂。所以有人把某些粉丝的狂热,理解成一种宗教式狂热。

这显然与榜样崇拜不是一回事。

榜样面临的挑战

1991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一个中学生对电影《焦裕禄》 的观后感。

他在看《焦裕禄》时哭了:“当时我真激动,恨不得马上去干一番什么。”可他走出电影院没10分钟,看着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忙忙碌碌的人群,心里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有一些同学则不理解:“焦裕禄怎么能做到人们说的那样?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对这样一位舍己为公的典范式人物,孩子们为什么还会提出疑问,这让很多接受榜样教育成长起来的人感到不解。

过去,人们在浓厚的集体氛围中成长,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国家建设,满心满眼,是忘我奉献。他们确实可以感知到英雄的光荣与梦想,那些高尚的英雄榜样,正是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理想的自己,所以英雄榜样对他们充满感召力。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还能记得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数不尽的楷模榜样,曾激励着自己克服一道道难关。

但为什么现在的青年好像对此不大“感冒”了呢?

榜样的学习,最终落实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换句话说,榜样能激励什么、激励到什么程度,是随时代、随世俗生活而变化的。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更加注重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关注世俗的幸福感。非常自然地,青年可以从同时代的偶像身上,看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挫折、言行甚至价值观,却很难从老一辈的榜样身上获得这些激励。

比如《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虽是平凡的人物,却成为大众榜样,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世俗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向上,激励着和他有相似经历或心境的人,不断用努力改变命运。

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曾说,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魅”的过程,市民文化开始奔流,平凡的生活是人生的核心。

尤其是90后青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在大量信息中成长,有自己的见解,不会盲目认同传统观念。他们可以与教师平等交流,可以挑战权威,热衷于自我表达,不喜欢灌输。

这些都暗示了,当榜样在去魅之后,今天能够成为青年心中真正理性崇拜的对象,正面临着消费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挑战。

不该“遥远”的榜样

但即便时代背景如此,也不意味着榜样必然退化。最近几年,不少学者都对青少年的榜样做过各种调查。

在一份调查研究中,研究者选取了1210份有效问卷,发现86.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长需要榜样引领,78.6%的学生认为心中有榜样。这说明即使是当代,青少年对榜样的需求并没有变。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提供榜样。

比如,问到学校榜样教育有哪些问题时,32.6%的人选择不重视、35.7%的人选择千篇一律没个性、31.7%的人选择走形式。只有三成学生认为榜样宣传的事迹真实感人。与之相呼应的是45.1%的人认为榜样对自身最大的影响在于人生理想和追求。换句话说,就是榜样要对自己的人生路怎么走有一定的参考性。

另外一份针对某校中学生的榜样调查显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第一名是同学,占50.4%,第二名是家长,占21%,第三名是明星,占6.9%,科学家和人民解放军都只占1%左右。这再一次表明,我们所处时代的变化。年轻人更容易被亲密接触的人影响,而课本中那些离他们遥远的传统榜样,由于缺乏互动、交流与共鸣,影响力越来越小。

调查还发现,注重榜样的品德占了一半左右,这说明其实当代青年还是看重道德的,只是那些道德得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平易近人。

2007年,《当代工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榜样还有力量吗》的讨论文章,对当代榜样教育提出了质疑。

文章认为,榜样教育必须符合实际。如果榜样被塑造成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那么榜样与现实的反差,反而给人一种虚假感。

当代人更关注个体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以自立、自爱为情感基础的。比如说,过去学校里曾宣传一位救火小英雄,在当时的确激励感染了很多少年。但是放到今天的语境里,估计许多人会提出质疑: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提倡未成年人的保护?比起小英雄的事迹,似乎更应该宣传的是未成年人如何自救、在突发灾难中如何逃生之类的常识。

不能统一成一个模样

曾经有一篇媒体报道说“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此后袁隆平澄清说:“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

我们的榜样形象树立似乎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标兵人物一定是不管家庭、不顾身体、不惜生命;为了完成使命,弃家里的老父老母子女于不顾……但当所有的榜样都被统一成这一个模样,人们不得不怀疑背后的真实性。

以为只有把形象塑造得“高、大、全”才更有影响力,榜样们必须在道德上没有一丁点缺点,没有一丝一毫弱点,这种思维在当下行不通。一些榜样教育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有的青年一看到类似“高大全”人物,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排斥。

今天,年轻人的生活、教育、观念有着种种差异,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也各有不同。那些被树立起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榜样,与青少年心中多元、真实、亲近的价值取向未必一致。于是他们追求快乐、选择偶像;他们畏惧崇高,躲避榜样。

榜样教育可以怎么做

这是一个鼓励青年、宽容青年的时代;也是一个推崇个人奋斗,尊重个性、在乎人之常情的时代。榜样教育,在这样一片土壤里,究竟怎么做才能跟上时代脉搏的跳动,才能让当代青年真正感动呢?

其一,要懂得青年对偶像的喜欢与对榜样的崇拜,是出于两种动机。

社会学家戈夫曼有一套著名的“后台理论”。他把社会生活比喻成一个大舞台,而这个舞台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公众场合,在前台人们都有意无意地戴上面具,按照社会秩序进行着“舞台表演”、扮演着正式角色;而后台是每个人放松、宣泄的地方。同一个人,后台的状态,与台前正儿八经的行为可能截然不同。

那些粉丝们,在前台,他们可能是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有一套规范和成形的标准体系,自己只能被这个现实社会挑选和评价,虽然怀揣梦想,但时而无力。可“后台”却是一个可以脱去现实枷锁的地方,粉丝们在后台,在一个全新的虚拟环境中,获得自我心灵的愉悦。偶像带给青年的这种自我满足,与榜样的激励不同。我们不能硬把偶像的一套拿来要求榜样,这本就不现实。

其二,我们需要改变对榜样“高大全”的包装,塑造一个“凡人”,一个有亲切感的常人。比如对优秀法官邹碧华的宣传报道,有血有肉,见情见义,娓娓道来中,让人看到一个真实可感的榜样形象。

其三,榜样的事迹,需要真实的细节。唯有细节才能真正打动人。而在一个网友们都火眼金睛的时代,任何缺乏诚意的展示,都很难获得效果。

其四,或许我们也可以向偶像模式略作借鉴,比如保持榜样的持续曝光率、更新率,而不是一阵风似的,短时期内看起来某个榜样火热,时间一过就无人再记得。

归根结底,今天的榜样,首先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今天的生活,是和平年代的俗世幸福。高尚而非高不可攀,不扭曲也不放任,让情怀奔腾但不泛滥,这样才能让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龚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