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版”《怜香伴》是“观其复”昆曲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
昆曲《怜香伴》是清代李渔的代表作,描写了少妇崔笺云和小姐曹语花之间的知音相伴。
从4月29号开始,“知音版”昆曲《怜香伴》将在正乙祠戏楼连演四场。
千龙网讯 做为“观其复”昆曲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知音版”昆曲《怜香伴》将在4月29号于北京正乙祠戏楼首演。导演张鹏介绍,知音版相比之前的版本弱化两位主角之间的情愫,更突出惺惺相惜的感觉。
1650年,清顺治七年,40岁的李渔从兰溪搬到杭州定居,这期间的大量戏剧创作让李渔一时洛阳纸贵,当时的戏剧界有“所制词曲,本朝第一”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合集就是剧本合集《十种曲》。昆曲《怜香伴》的文本就出自《十种曲》,除了《怜香伴》之外,合集中还包括《风筝误》、《比目鱼》、《凰求凤》等剧本。《怜香伴》可谓清代版本的《闻香识女人》,监生范介夫的妻子崔笺云在新婚满月到庙里烧香,偶遇乡绅小姐曹语花,崔笺云倾慕曹语花的体香,曹语花爱怜崔笺云的诗才,两人在神佛前互定终身。随后崔笺云设局,将曹语花娶给丈夫做妾,自此知音相伴。诗曰:佳人渐远香还闻,幕落有人尚沉吟。滚滚红尘君与我,谁不声声唤知音。主创团队对剧情进行了微调,将曹、崔二姝的情愫改编为一对惺惺相惜的红粉知己,知音相伴,“知音版”昆曲《怜香伴》由此得名。
“观其复”昆曲系列的制作人、导演,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张鹏说,“观其复”计划做一个系列的老剧本的复原演出,就是在不改变原作者初衷的情况下,改为90分钟左右的,适合现代人观赏习惯的剧目,力求打造原汁原味的昆曲观剧体验,并在老剧本中提炼符合当代人的普适价值,传达正能量。从色、香、味、意、形的五个维度,呈现原汁原味的昆曲艺术特点。
从4月29号开始,“知音版”昆曲《怜香伴》将在正乙祠戏楼连演四场,此后还将与正乙祠戏楼合作,打造“昆曲驻场演出”的商业模式,与“观其复”的其他剧目一起,作为长期上演的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