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想象力 世界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首次访问中国

2016-04-20 09:06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英雄想象力 世界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首次访问中国

  津巴多教授发布了自己的新作《雄性的衰落》中文版,该书表达了教授对于互联网和高科技让当代年轻男性偏爱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生活的现象的担忧和解决的方向。  

近日,北京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嘉宾,引发了心理学人士集体追星,百年讲堂门口排起长龙,一时间“津巴多”被刷屏。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的退休教授。他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在中国和美国都是最畅销的心理学入门教材。他的《发现心理学》系列节目拥有上亿观众。他投入毕生精力研究的问题就是“是什么导致普通人也会变得穷凶极恶?又是什么会让普通人决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我们如何能够避免邪恶而制造英雄?”45年前,他因为自己进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驰名天下。这个实验用一个模拟监狱和十几名大学生,凸显了环境如何能够操纵人性,让普通的“好人”们做出邪恶的事情。几十年的耕耘之后,83岁的老先生来到中国为我们带来了他的见解和期望。

应新曲线图书出版公司邀请,4月12日,津巴多教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发表“从邪恶到英雄”的90分钟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从研究邪恶到研究英雄的转变过程:让每个人从自己做起,认为自己都是“成长中的英雄”,是日常生活中仗义执言、见义勇为,或者自我挑战的“每日英雄”。

英雄气质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身体勇敢(例如小孩是不是敢去爬山坐秋千滑冰游泳)不太一样。因为英雄这个词后面有道德评判。拦路抢劫也需要很大勇气,但不是英雄的一部分。英雄所做的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而面对自身的风险损失或者弱点依然挺身而出的人。英雄不是那些战争勇士或者超人或者“高大上”的脱离生活的形象,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所作出的不平凡的事情,无论是揭露黑幕,还是仗义援手、见义勇为,还是慷慨解囊,亦或是克服自己的缺陷。就像那位火场救人的快递小哥,或者无腿医生李菊红。英雄的后面不仅有勇气,有道德和责任,更有智慧。英雄不是鲁莽的,而是审慎的,能够对局面和场景进行评估,而不是不顾一切地逞一时之勇。

最近纽约地铁中一位白人男性因病坠入铁轨。一位非裔美国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覆盖对方,让地铁从头顶经过而救人一命。这个情景虽然英勇,但是很鲁莽。因为如果他抬头10厘米,自己的孩子们就失去了父亲。后来一个类似情景里面,另一个人坠轨,帮助他的人先跳下了月台,然后大声呼救引来更多人帮忙,大家一起在列车进站之前把人救回月台上。这就是一个更审慎而智慧的英雄行为。我们要让自己和孩子们学习一种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保全自身同时能够尽可能帮助别人的智慧和策略。这就是英雄想象力(HIP-Heroic Imagination Project)的初衷。      

津巴多教授在回美国之前游历了南浔和西塘两个风光秀美历史悠久的古镇。在南浔,教授再次表达了对中国的期望:让他对儿童青少年的英雄气质进行训练的“英雄想象力”项目在中国生根发芽,为中国。清华大学的徐卓博士代表清华的团队隆重接受了这一使命。教授在上飞机之前感言:希望英雄想象力项目遍地开花,自己能常来中国。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