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历史沟通的新可能

2016-04-19 10:01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戏剧与历史沟通的新可能

与此前在中国上演过的文献剧相比,波兰《卡尔·霍克的影集》的“文献”显得有些异类。剧中没有出现任何文字材料,更没有视频影像,甚至不存在多种文献的结合,而是单纯由图片——一个名为卡尔·霍克的纳粹军官在管理集中营期间的影集构成全部的文献。演出形式乍看之下也十分简单:背幕依次打出影集中的照片,演员作出和图片中相同的造型,然后演绎出一小段剧情,若干段小剧情组合而成了全剧。但有所启发之处在于,导演隐藏在简单形式之下的多重戏剧时空,给出了戏剧与历史沟通的一种新的可能。

作品的第一层时空,是背幕上投影的图片。这些图片会被观众体验为历史本身——既不是再现历史,也不是表现历史,彼时彼刻留下的影像记录本身就是历史。具体说,如果用文字作为素材投影,观众所感受到的将是当时的观察者理性过滤之后的记录,是历史的再现;而图片的记录虽然也有极大的主观因素,但对于观众直接得多,而且更加“貌似”客观。如果和一般的历史剧比较,这种差距就更明显了,历史剧的舞台上无论如何还原当时的场景,都只能是一种再现的企图,其实依然是虚假的。而在舞台上由历史图片构成文献主体,则明确地给予观众暗示:你所见的,就是历史本身。

到了第二层时空——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时空,戏剧与历史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由于已经有了投影的图片,演员去模仿还原场景,便成了一种清晰的表演行为,它不同于历史剧企图在舞台上再现历史,也不同于穿插文字作为文献来和历史拉开距离、强调审视,而是对观众说:“我在演戏,我不是历史,但我也和历史直接相关。”演员的场景表演成为介于历史与观众间的存在。历史剧所作的,是妄图让自己化身为历史,即便穿插进当代化的处理,也依然是作为历史的样貌让观众感知;以文本为主、并综合各种方式的文献剧,是与历史拉开距离,与观众站在同一视点上,去引导观众对历史做研究和思考。而《卡尔·霍克的影集》,则出现了新的对话方式:“历史(图片文献)在那里,你们(观众)在这里,我(表演)在中间。”

第三层时空则更加明显地展示了他们这种对话的野心。演员在上台表演图片场景之前,是在观众席第一排的前方摆下一排座椅,面对舞台坐下,完成表演之后,还会各自回到这个区域。导演则在开场前就走上舞台介绍剧目情况,随后站在观众通道的墙角,随着演出的进行,时不时走到演员区向台上的演员发问:“你现在是谁?”“你为什么在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实际上,演员座椅区与导演一起构成了一个观众代言区域,演员假定自己同观众是一体的,同样是文献与表演的观看者,导演则作为观众代表,向表演中的演员发问。但是,这层时空也并不可能让观众真的感受到自己和导演、演员是同一群体,毕竟我们都清楚自己不是台上演员,而文献剧的样式又格外使人冷静,连情感投入都很难有。于是,在代言的时空之外,观众自己构成了第四层时空。

就现实与历史的关系而言,这种四层时空,并不像常见的戏剧,而是更像口述史。图片是历史的样貌,演员表演是讲述历史的口述者,导演是访问者与记录人,观众则是口述史的读者。从历史到观众,对于以图片作为文献来说,历史成为了可触碰的、直接的存在,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发问,两道周转,则给予了观众更多的理性,创作者不试图完全引导观众,而是在对观众说:“你自己也要判断”,这也是文献剧一贯的秉性。

当今中国的舞台上,关注历史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少,当下的日常成为了最被认可的题材。而少见的历史题材中,“历史”也更多仅仅是作为一个题材而存在,是今人借题发挥的背景而已。真正的与历史沟通,戏剧创作者提供平台与思路的可能性,让观众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观看、思考历史,波兰人为我们当下的空白提供了一种被填补的可能。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李熟了